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2012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比例達到4%。20年前定下的目標,今朝得以實現,何其唏噓。
4%是國際公認的衡量教育投入水平的基礎線,也是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提出的目標。近些年來,每到政府工作報告出臺之際,關于4%的討論就熱鬧一番,隨后又被淹沒。年年談一談,年年痛一痛。
為何教育經費4%的基礎線如此難以落實?百業勃興的國家,處處都需要花錢,教育雖貴為百年大計,卻也總是被“百年”所累。道理誰都明白,實際操作上,因為教育的投資周期過長,收效難以短期量化,總是在口頭上得以大力發展,實際上卻容易被擱置,為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讓路。這是現實考量的無奈,也是長遠發展的憂患。
為何4%的目標又在今朝得以實現?去年3月,溫總理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強調,關于教育經費支出比例,地方財政也要相應安排,確保4%的編制預案。相信溫總理的這一表態為促進去年教育經費按既定目標實現起到了重要作用。據報道,教育支出在年底出現井噴,最后兩個月支出額占到全年總額的33%,12月份更是較11月翻了一番。在沖刺完成任務的方法下,4%的目標終于達成。
年底沖刺這一現象,說明各級政府和實施機構在具體操作中,明顯存在行政命令大于內生動力的現象。也就是說,若不是有全年完成4%的行政命令在前,按照正常的速度和比例,仍難以達到4%。雖然數值已達4%,但實際效果如何,還要看錢到底花在哪里。
教育是為民族的未來而投資。中國的一個個家庭,總是愿意付出高昂的教育支出為未來買單,往往一再突破投資上限,而作為政府卻總是在教育投資上舍不得多花錢,以至于需要設定一個投入標準來自我規范。這個反差,才是最需自省的尷尬現實。
據《人民日報》報道,2013年已被教育部確定為“教育經費管理年”。但愿及時的監督和有力的管理,能夠促進教育經費投入逐步常態化、高效化,從“完成任務”轉變成為“積極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