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園內設置“手機尸體展示臺”,展示被砸毀的學生手機,借此逼迫學生們全身心投入到復習備考中,做好高考前最后的沖刺。
武漢一所民辦復讀學校一則“校規”引發爭議。記者調查了解到,除了砸手機外,學校其他管理措施同樣相當嚴格近乎苛刻,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讓復讀生能夠考出高分進入名校。
手機無論好壞違規就砸毀
近日,有網友通過微博發布了一組照片,稱武昌一所復讀學校將沒收的學生手機用鐵錘砸毀,并在校內設立“手機尸體展示臺”展示。相關內容微博被轉發數千次,引發熱烈討論。
8日下午,記者在武昌區東亭二路找到這所名為“國華學校”的復讀學校。走進教學樓大廳,正中間的“手機尸體展示臺”十分醒目,展示臺用塑料框起來,里面存放著包括蘋果、三星、HTC等知名品牌的17部智能手機。這些均為手機殘骸,已不能使用。展示臺右側貼著一張告示:學校頒布“手機禁令”以來,大部分學生能自覺遵守,但是仍然有少數學生視校規如無物……因此,學校決定對收繳的手機進行砸毀。
學工處主任譚兆勤專門負責砸手機,他說,半年多以來,學校已收繳并砸毀包括iPhone5在內的24部手機,砸手機的標準是“不能修復為止”。班主任發現學生使用手機之后即刻沒收,第二天早上晨練時當著全校師生的面當場砸爛手機以儆效尤。
19歲的高三復讀學生小楊去年9月進入學校復讀。去年12月的一天早上,他將手機放在教室里充電,手機被巡查的譚兆勤沒收。次日晨練時,學工處的老師揮舞鐵錘當著全校師生的面,將他剛買了3個月價值1000多元的華為手機當場砸毀。
“當著全校師生的面砸我的手機,感覺有些丟臉。”小楊說。
武漢國華學校執行校長劉邵陽說,學校“砸手機”舉措是分三步走的。去年七月份招生時,校方就明確表示禁止使用手機,否則會“被砸”。入校后學校和學生簽署《教育培訓服務協議書》,其中明文規定“甲方(學校)有權按照《國華學校學生管理制度》對乙方(學生)進行管理”。隨后,學校會不定期以公開信或短信方式告知學生及家長[微博],關于“砸手機”的處罰措施。
譚兆勤向記者展示了厚厚的一沓公開信,信中提到“我校將再次掀起一波‘禁打手機’‘違者砸機’的高潮”。在信的末尾,有家長和學生聯名簽字。
苛刻校規為保考高分進名校
記者看到,學校四處張貼著“紅榜”和公告,寫滿“勵志警言”。教學樓大廳掛著“拼搏成就夢想,復讀改變人生”的巨幅紅色橫幅。“展示臺”上面掛著學校的招生海報,密密麻麻地列出該校五年來的成功典型案例:2010年入學的王某,“進口成績”為545分,“出口成績”為608分,最終被北京大學錄取。
據介紹,國華學校成立于1991年,起初是一所全國連鎖民辦學校。武漢國華學校成立于2009年,并于2011年開始獨立經營,自主招生。在校人數從最初的286人逐漸發展到目前的428人,學生被分為12個班,包括8個復讀班和4個應屆藝考班。
“生源來自湖北省各地,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成績最好的能考上北大清華[微博],最差的連專科線都達不到。”劉邵陽說,作為民辦學校,升學率就是學校的“生命”。只要學生成績上去了,家長保證不會有異議。
“砸的手機越貴,達到的效果越好。有些家長就是沖著砸手機才選擇我們學校。”劉邵陽拿出招生簡章略顯自豪地對記者說,招生手冊的背后標明了學校的“四個真的”:國華真的砸手機,真的開除人,真的全封閉,真的管得嚴。
劉邵陽說,其實學校不僅砸手機,包括mp3、mp4等電子產品“都在被砸的范圍內”。而且學校還有更為嚴酷的管理辦法——關禁閉。一些未能及時離開寢室的學生、可能遲到的學生就被關在寢室不讓上課,“既然他們要睡懶覺,就讓他們睡個夠”。
12班的5名女學生就被“關”過。田同學說,一天中午她們不小心把湯打翻,因為忙著清理,遲了兩分鐘下樓,就被宿管老師關在寢室一下午。對于此事,幾名學生和家長目前還憤憤不平,但是以高考為重,都選擇“不再鬧大”。
“砸手機”疑似招攬生源噱頭
當記者詢問校方是否查證過微博的來源?劉邵陽只是笑而不語,說道“我也不知道。反正現在微博的影響力確實很大。”他表示學校會堅持“砸”下去。“只要學生有進步,怎么嚴都可以。”
對于學校砸手機等一系列強硬管理的做法,一些網友提出質疑,“手機是私人財物,學校有權砸毀嗎?”北京盈科(武漢)律師事務所律師劉大橋表示,高三復讀生大都年滿18歲,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同時手機是私有財產,學校將學生手機砸毀屬于侵犯學生權益,學生有起訴學校賠償個人財產的權利。
武昌積玉橋學校校長祝正洲認為,學校和家長在監管學生使用手機方面不能“一刀切”。且不說微博上熱傳的砸毀手機事件有炒作嫌疑,單憑學校這種通過極端方式激發考生斗志,最終通過較高的升學率提升學校影響力的做法就是不可取的,況且也涉及違反法規。
“簡單粗暴的處理方式掩蓋不了學校在溝通引導工作上的失敗。”華中師范大學教科院教授范先佐認為,砸手機、關禁閉這種過激的管理方式,會對學生心理產生極其不良的影響,應采取教育或提醒等方式,管理過多、控制過多反而適得其反。(記者廖君、喻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