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把許多年輕人都拉回了電視前。
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在央視紀錄頻道的熱播,完全扭轉了人們對中國紀錄片的刻板印象——在此之前,即使在業內,紀錄片都被視作“不能談收視、不能談錢”的半公益項目。央視紀錄頻道的廣告收益由2011年成立之初的3600萬,到今年有望突破5億,仿佛為業界打了一針強心劑,但高水平創作人才匱乏、精品紀錄片產量稀缺以及紀錄片市場尚不成熟,仍是中國紀錄片的硬傷。
7月17日、19日,由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發起的中國紀錄片制作、播出聯盟相繼成立。其中制作聯盟已有100多家紀錄片制作機構參與;后者由全國30多家省級電視臺和60多家市級電視臺構成。央視紀錄頻道總監劉文期待紀錄片能“站著把錢掙到”,讓制作者們不再為找投資而犧牲理想“跪著拍片”。“希望有一天紀錄片行業也能像電視劇一樣,通過拍片、發行收回成本。”劉文說。
“現在我們是有錢投不出去”
作為目前專門的紀錄片播放頻道,全國上星平臺只有央視紀錄頻道,而地方電視臺也僅有上海、湖南、北京三家有紀實頻道。播出平臺數量有限,長時間也給人們造成一個假象,紀錄片的播出平臺少而片子多,市場屬于“供大于求”。而實際上,紀錄片卻是好片難求。
劉文向記者介紹,央視紀錄頻道每天6小時的首播時間,一年2100小時,其中真正第一次播出的片子占到1400小時。而在這些播出時間的節目中,央視自己制作的有60到80個小時,委托制作的300小時,購買播映權400小時,還有700小時的缺口。“現在是我們有錢投不出去。片子是多,但質量低。紀錄片播出的缺口很大,有預算也買不到節目。”
據悉,紀錄片生產大國目前都起碼有兩三百家紀錄片制作公司,而目前中國具有相當實力的制作公司只有幾十家,實際上紀錄片的“賣方”市場空間非常大。
21世紀最缺什么?人才!
今年,一部由iPhone5拍成(部分素材)的紀錄片《尋找小糖人》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凸顯了人才和創意的價值。劉文和紀錄片從業者高曉蒙都認為,人才短缺是影響紀錄片發展最大的問題。
《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說:“最重要的是創意。低成本的紀錄片的核心是看到了什么東西,我發現了什么東西或者我想到了什么東西。”紀錄片聯盟能為大家提供一個平臺,把全國的制作公司攏到部下,把全國創作人員攏到部下,然后讓這些團體在紀錄片頻道扶持下有更好的培訓、扶持。有了紀錄片聯盟國內就能有一個訓練營來做這樣的小片子,這是很多有創意的中小公司未來的方向。
播出聯盟成立后,加盟電視臺每天將播出30分鐘的《紀錄中國》欄目。雖然只有30分鐘,但電視臺有了欄目才會有對人才培養的投入。
劉文還表示,我們現在面對的不僅是缺少高質量的創作人才,作為中國紀錄片產業來說更缺少紀錄片的調研人才以及項目管理人才,“如果紀錄片聯盟每年能通過上半年和下半年為各個電視臺培養50名制作人,通過三到五年時間如果每個省臺有三到五名骨干導演,那時絕不僅僅只是央視一個紀錄頻道的局面。”
摒棄“宣傳片”是個技術活
目前中國紀錄片有一大部分投資來源于地方政府,但由于缺乏專業標準,“很多片子為了滿足甲方,都是‘誰不說俺家鄉好’(歌頌式的紀錄片),所以很難在公共電視臺播出。”劉文說,聯盟成立后,希望在專業上幫助以往的“宣傳片”向“公共傳播紀錄片”方向轉變。
技術問題還有很多。在信息傳遞方面,有的紀錄片故事的有效信息不足,缺乏核心信息和延展信息;有的一些片子則是故事提供的核心信息、有價值的信息并不能打動觀眾;還有一些片子又信息過于充分,對核心信息產生干擾。其次由于鍛煉不夠,還存在著手法不夠成熟,主客觀混淆,缺乏敘事技巧等問題。
紀錄頻道副總監史巖以紀錄片《蒜收季節》為范本,講述了一個好的紀錄片的特征:該片記錄了從2012年5月至10月一個完整的蒜收季節,前七分鐘節目密集展現了蒜農之間、各家庭成員之間、大蒜承包商與雇傭之間的矛盾。敘事的節奏稍微放緩,也呈現了人物的性格。在結尾節目交代了三個蒜農家庭的結局,但是沖突沒有完全消失,蒜農怎樣面對來年的蒜季仍是為觀眾留下的問題。幾乎是每過幾分鐘都有一個沖突呈現給觀眾,這些沖突與三個主人公的命運緊密相連,也體現了主人公不同的性格,沖突之間邏輯關系緊、嚴密,多而不亂,最后導致戲劇化的結局。
(新京報記者 劉瑋 實習生 姚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