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人民大學將大學漢語從必修課改為選修課,引發爭議,該校一名研究生在網上發表名為《慢一點:人民大學的“國際化”》的日志。有大學生感慨,“漢語都成選修了,為什么英語還是必修?”一時間,大學語文該選修還是必修,成了輿論關注的焦點。(11月10日《揚子晚報》)
選修與必修,并不是決定大學語文命運的分水嶺。大學語文現今的尷尬地位,在某種程度上說明這一課程正在被大學學生所拋棄。而被拋棄的背后,卻是浮躁功利的社會環境和枯燥乏味的教育教學方式。
眾所周知,大學語文所傳授的是一種內心修養,一種文化底蘊,以及看待事物所具備的人文眼光,它講究的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可是,在浮躁功利的當下,許多人追求的并不是一種內在的修養與豁達,他們所看重的,是立竿見影的短期效應。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語文課所體現出來的內在氣質,正無情地被這個按下快進鍵的社會消解。于是,語文課成了大學學生的休閑,語文課程的命運成了許多高校說不出來的痛。
然而,痛過之后,卻必須有反思。語文課程被拋棄,一方面緣于當下社會的浮躁與功利,另一方面與高校雷同的授課方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在中小學階段,緣于應試的壓力,語文課承載的可能是常識和基礎知識普及的任務,其工具性和實用性非常明顯。遺憾的是,在大學課堂,很多老師還是照搬中小學的教學模式,將語文課上成了語文基礎的補習課、傳統寫作的培養課,卻忽視了它本應承載的人文精神素養和語文習慣的養成。于是,語文課在學生們的審丑疲勞中,被漸漸拋棄。學生并不是討厭語文課,而是討厭那種千篇一律、毫無創新的授課方式。這一點,其實也可以從高校語文課被冷落與國學社被追捧的對比中得以印證。
要破解大學語文不受待見的現實命題,關鍵并不在于大學語文究竟該選修還是必修,也不在于它和英語課程的地位孰高孰低,我們的社會應該給大學語文創造更為適宜的生存環境,我們的高校教育方式,應該將大學語文的精髓分解到每一個教學過程中去。如此,大學語文才會散發出魅力,發揮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作用。張 劍
(來源:長沙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