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閱讀習慣送孩子人生厚禮
班珂 攝
“我兒子今年15歲了,不愛看書,勉強完成作業以后就捧著手機玩,我該怎樣培養他的閱讀習慣呢?”這個家長的焦慮感、無助感很有代表性,但15歲開始培養閱讀習慣顯然太晚了。在人工智能時代,數碼產品對孩子具有強大吸引力,傳統閱讀還有必要嗎?閱讀習慣和興趣的培養越早越好嗎?在中國教育報家庭教育公開課“今天,我們怎樣做父母”的直播間,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圖畫書創作研究中心主任陳暉和國家圖書館少年兒童館館長王志庚,解讀了培養閱讀習慣、提升閱讀能力的關鍵問題,教父母如何送孩子一份“人生厚禮”。
孩子沉迷數碼產品前 引導他愛上紙質閱讀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搜索資料變得簡單迅捷,閱讀的價值會不會因此打折?人工智能時代仍然“非讀不可”嗎?
在陳暉看來,閱讀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人類精神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她說,基于文字的紙質書閱讀,更加需要調動讀者的想象力、理解力,是讀者跟世界對話、跟先哲對話、跟思想家對話、跟藝術家對話,需要更多賦予生活經驗,在了解人類文明所有歷程的同時,也了解自己,“這樣的閱讀,會一直在”。
王志庚指出,數碼時代確實出現了可以替代閱讀功能的媒介,但越是多媒體的時代,傳統閱讀、紙質閱讀、圖畫書閱讀及早期閱讀就越重要。先接觸語言文字的紙質媒體,符合人類大腦的發展規律。聯合國組織要求兩歲前的孩子不要接觸數碼終端,就是因為孩子容易沉浸到數碼環境里,導致久坐,影響骨骼、視力等生理發展。“早期閱讀為兒童的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這五大領域全面發展提供支持和助力,通過閱讀積累一定的社會經驗,為未來社會化發展奠定相關基礎,重要性不言而喻”。
陳暉認為,閱讀習慣和興趣的培養,要從小進行,而且越早越好,對孩子各種能力的支持和促進作用,越往后越鮮明。她說:“親子閱讀是最好的途徑。如果很早就把電腦、電視和游戲機給孩子,干擾他們已經有的閱讀興趣,擠壓閱讀時間,往后想用文本閱讀去影響他們,就會非常難。”
越來越多家長認識到閱讀習慣的培養是性價比極高的教育投入。作為一個五年級小學生的爸爸,王志庚深有感觸地說女兒是早期閱讀的受益者:“她不到兩歲開始閱讀,幼兒園時期就表現出比較超前的閱讀理解能力,親子閱讀中積累的文學類語言可以在正式場合中表達出來,現在寫作文,腦子里可調動的詞語特別多,而且行文有畫面、有聲音,非常生動。”
如何幫助常年在外務工的家長突破環境的限制?陳暉舉自己給小時工贈書為例,她認為留守兒童的父母一年中總有跟孩子團圓的機會,如果能和孩子共讀一本書,或者平時通過手機、視頻把一本書讀給孩子聽,就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閱讀的重視。“共讀,也是父母對孩子愛意的一種表達。”
親子共讀中,孩子是推動和主導者
早期閱讀的主要形式是親子共讀,就像日本作家松居直所描繪的那樣,孩子一開始是在父母膝蓋上讀書的。親子共讀的重要階段是0—8歲,尤其要重視0—3歲。親子共讀應該匹配適齡的讀物,圖畫書就是小孩子最好的寶物。
作為兒童文學和圖畫書的研究者,陳暉對圖畫書的閱讀價值娓娓道來:圖畫書又叫繪本,是用圖文共同講述或者以圖為主講述傳遞內容。孩子在閱讀過程中,要通過整合“文字符號系統”和“圖像符號系統”去建構關系和認知,運用自己的閱讀理解力、想象力,綜合調動思考力、判斷力、發現力和觀察力,“圖畫書閱讀對孩子大腦發育極其有價值”。
針對有些家長對圖畫書的認知誤區,一是用文字的多少來衡量圖畫書的價值,認為不值當,二是把圖畫書當成識字課本,過于功利性,陳暉指出,圖畫書“字少圖多”,并不意味著內容表達單薄,很多藝術性、文學性、趣味性都藏在圖畫的內容和細節中。“體會圖畫書特有的藝術魅力,是開拓一個供孩子自主發現的藝術空間,對孩子是一種閱讀能力甚至是語言能力的多元培養。”
同時,陳暉并不建議家長用繪本教孩子識字,“孩子可能在圖畫書閱讀中自然而然地達到識字的目的,但如果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認字上,就不能實現圖畫書最充分、最有意義的閱讀欣賞。”她認為當孩子投入到圖畫書的情境中,就會根據豐富的畫面語言把故事讀懂,在語感上會有更好的體驗和感受,在語境中理解字詞意反倒更加容易。
早期閱讀的第一個任務,是讓孩子學會閱讀,家長通常在親子共讀中擔當演繹者的角色。同樣一本圖畫書,放在不同的家長手里,會讀出不同的效果。在王志庚看來,親子共讀時,孩子其實在讀三本書:“第一本是手上這本書,第二本是家長演繹出來的那本書,第三本是孩子自己讀懂的那本書。”他認為家長演繹出自己真切的體驗,并且讓孩子感受到,這是親子共讀非常重要的意義。
陳暉強調,親子共讀中,孩子是閱讀的推動者。也就是說,要把閱讀主體的權利和位置讓給孩子,“讓孩子成為閱讀的參與者還不夠,孩子應該是閱讀的主導者。要調動他的閱讀興趣,閱讀過程中鼓勵他自己質疑、發問、探究、發現,最終獲取答案。不斷地在閱讀中發現,是最好的閱讀過程。”
有些年輕家長喜歡給孩子“聽書”從而把自己解放出來,王志庚認為,兒童聽書不能代替親子閱讀,即使是兩歲之前的兒歌童謠,可以借助聽書,但首先是家長去朗讀、陪伴,不應該放手讓機器人或播放器代替自己。“翻頁是兒童和書的互動,是閱讀的節奏,是孩子在掌控節奏。而聽書會失去對節奏的把控力。”陳暉也認為并非所有的書都適合聽,“特別是圖畫書,只是聽,會丟失最重要的視覺和圖像信息”。
公共資源多,要充分利用圖書館、繪本館和書店
關于孩子的閱讀環境,陳暉認為現在處于一個最好的時代:“國家重視全民閱讀、兒童閱讀,經濟文化的發展使我們能獲得全世界最好的嬰幼兒讀物,孩子們有豐富的閱讀資源。”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上學以后再讀課外書會影響功課,王志庚認為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他認為讀教科書當然很重要,但孩子還有其他的閱讀需要,不同的孩子會有不同的閱讀價值取向,有不同的興趣愛好,需要大量、豐富的閱讀積累。“孩子讀書比什么都重要,只讀教科書和教輔,太狹窄了。”
陳暉非常贊同大量閱讀:“在早期閱讀中養成的自主、自由閱讀習慣,是孩子愛上閱讀、大量閱讀的前提。”她認為,大量閱讀不僅潛移默化地支持語文學習發展,而且豐富多樣的閱讀會涉及科學、人文、歷史、藝術等方方面面,又會大大促進閱讀中的信息提取加工能力、語言的理解和思維能力。益處是顯而易見的。
早期閱讀深受家庭閱讀環境的影響,王志庚認為第一個環境就是家長:“家長首先要成為喜歡讀書的人,經常給孩子讀書、買書、聊書。第二個是家里要有閱讀環境,有藏書、有書架、有字典等工具書,包括配合兒童閱讀的智能硬件終端。”陳暉則強調早期的親子共讀更重要的是親子之間親密的情感交流,是營造內在的閱讀環境,讓孩子對閱讀產生濃厚持久的興趣。
除了家庭藏書的閱讀,兩位專家一致推薦家長帶孩子去外面的閱讀空間,充分利用圖書館、繪本館、書店等公共資源。
王志庚認為,閱讀有三個場景——家庭親子共讀、社會集體閱讀和個體閱讀。“在群體閱讀環境中,孩子除了自己的理解,還會觀察其他人的閱讀體驗和表達,知道閱讀并非有一個標準答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表達。這有利于建構孩子早期的社會化基本素養。”作為圖書館館長,他特別強調圖書館的書足夠多,是一個自由閱讀的空間,能充分給予孩子主動選擇權,“一個偶然的選擇可能決定孩子很多內在的東西,甚至某一種情感體驗,能給孩子帶來意想不到的改變。”
陳暉還提到圖書館有很多綜合性活動,圖書會、作家分享會、畫展等,資源豐富、活動多樣,“便于孩子真正建立跟書之間的關系,鞏固閱讀興趣,體悟到閱讀的文化”。(楊詠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