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看久久黄色一级片,人人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亚洲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面對“雙減” 學校的“底氣”該從哪里來

2021年08月27日08:21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面對“雙減” 學校的“底氣”該從哪里來

  在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普格縣大槽鄉,學生們在戶外練歌。新華社發

  在福建福州市烏山小學,學生在參加課后篆刻興趣班。 新華社發

  在上海黃浦區中華路第三小學,老師在為開學做準備。新華社發

  【新聞調查·關注學生雙減負5】

  一條信息,在劉習聰的手機里彈出來。

  “城里好多課外培訓取消了,我想把孩子送回來讀書。但這樣,他會不會輸得很慘?”

  面對家長的疑慮,劉習聰回了四個字:“盡管放心。”

  劉習聰是一名鄉村學校教師。他所在的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平口鎮完全小學,是湖南省最大的庫區農村小學之一,有2000多個孩子在這里就讀。

  盡管這幾年,也偶爾有家長向劉習聰提出這個想法,但最近類似的咨詢明顯多了。隨著“雙減”意見公布,學科類課外培訓班齊踩“剎車”,作為學習主陣地的學校,愈發成為廣大家長和孩子的重要依托。

  在各方關切面前,學校該如何應對“雙減”帶來的挑戰?“盡管放心”的底氣,又從哪里來?

  下午三點半之后 鄉村校園也能很精彩

  “雙減”意見出臺當天就在劉習聰的朋友圈刷屏了。他松了一口氣,“給學生減負,確實已經到了不得不減的地步”。

  他的一位親戚,夫婦倆分別在城里做保潔和出租車司機,每個月兩個孩子課外補習的開支就超過3000塊,夫妻兩人苦不堪言。

  這不是個例。作為特崗教師,劉習聰在湖南益陽、貴州威寧都任教過。他觀察到,這些年來,很多在外務工的家長選擇將孩子帶出鄉村,去城里上學。而那里令人眼花繚亂的課外培訓班,讓這些文化程度并不高的家長備受精神與經濟的雙重壓力:上,費用高而且不知咋選擇;不上,又怕跟人家娃的差距越拉越大。

  “有效果也就罷了,很多時候,補習的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劉習聰說。

  這句話,道出了許多教育從業者的心聲。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小學校長劉希婭一直認為,“孩子們太委屈了”。

  “學校老師在課堂上有自己的教學節奏,而課外培訓完全是另一套。培訓機構往往只是迎合升學需求,搞知識灌輸、題海戰術、超前學習,是急功近利的。當孩子們需要同時面對兩種節奏、兩套標準,學習本來的規律和節奏,怎么能不被打亂?教育的生態又怎會不被侵害?”她說。

  在劉希婭看來,教育重心回到學校,“從另一個角度說,正是回歸了教育應有的規律,也讓學校和老師松了一口氣”。

  課后服務,在謝家灣小學已經開展了好幾年。孩子們根據家長時間來選擇自己的放學時間。劉希婭表示:“每個孩子對新知識的接受快慢不一,下午課后的時間段正好根據自己的情況,由老師有針對性地進行加強和鞏固。當然,更多的孩子會在校園中的各個興趣組充分享受童年時光。”

  三點半之后的校園生活,在鄉村也一樣精彩。

  “隨著國家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鄉村學校也不斷在進步和發展,這些年,我越來越有信心跟家長們說,沒有課外補習,學校也一定能教好孩子,甚至更有效。”劉習聰說。

  平口鎮完全小學已經形成了相對完善的校內課后服務。服務分為兩種,一是課內輔導,二是興趣課程。其中,興趣課程班更受孩子們的喜愛。除去書法、足球等常見課程,更“小眾”的葫蘆絲課、古箏課,也出現在了可選課程中。

  隨著課后服務的加強,劉習聰每周一、三、四都會面對不同的面孔,輔導學生們的數學、作文等。“工作時間是變長了,但你問壓力會不會變大,我覺得真的也不大。”他說,“和孩子們相處的時間,是最快樂也最放松的。”

  想讓孩子們減負,老師們得更下功夫

  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物理老師張翼翔每天的午飯,幾乎都是小跑著去食堂買的。沒等扒拉完,學生們便帶著千奇百怪的問題來到辦公室了。

  但他很享受這樣的過程。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他可以感受到學生對物理的熱愛,靈感與創意也在師生的交流中不斷迸發。

  “雙減”意見指出,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大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確保學生在校內學足學好。這意味著,在學校的時間,尤其是課堂上的黃金四十五分鐘,至關重要。

  想讓孩子們減負,老師們著實得下一番功夫。如何把握好校內時間,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讓學生們輕松又完整地掌握各個知識點,這是張翼翔最常思考的事情。

  在一次實驗課上,經過反復比對后,一位同學興奮地說:“張老師,原來摩擦力跟速度真的沒有關系啊!”這讓張翼翔意識到,過去,教師在設計和提出問題的時候,往往處于全知全能的“上帝視角”。只有從孩子們的年齡和認知階段出發去理解問題,通過大膽設想、求證、實踐、分析、總結,才能讓學生們把課本上的知識點留在心里。

  現在,在他的課堂上,學生看不到“滿堂灌”的PPT,也聽不到太過絕對的論斷。一切,都是按照教學大綱要求,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靈活“排兵布陣”。“我的課程注重探究的過程,通過現象引導孩子自己發現問題,再自主選擇實驗器材、設計方案,將研究方法滲透在實踐中。”張翼翔說,“讓學生有一個完整的自主思考的過程,比別人告訴他知識點更管用。”

  這個過程,既是學生的學習過程,也是教師的反思過程。

  劉希婭也認為,減輕學生負擔,意味著老師需要花更多時間去備課,不斷提高課堂質量和作業質量。這要求老師長期保持對學生的觀察,精心挑選每一道題、每一個案例、每一個文本,只有花時間去研磨,才能收獲精準性和實效性。現在,謝家灣小學的老師們正抓緊時間,每天在辦公室埋頭備課、探討交流,研究教案講義,為新的學期作準備。

  “一堂課只講一個知識點,但必須講深講透。”這是陜西西安高新第三小學語文老師兼班主任黃紅的“信條”。“比如這堂課,我就專門講‘動作描寫’。”近20年一線教學經歷,加上身兼母親與老師的雙重身份,讓她在學生成績之外,更加看重陪伴與共同進步的重要性。

  據黃紅介紹,減負之后,孩子的作業減少了很多,連作文也基本能在學校完成了,“這對課后作業質量要求其實非常高”。為此,她為孩子們制定了閱讀計劃,每周精心挑選并與學生共讀一本書,一起寫作、交流閱讀感受。點點滴滴,全都被她記錄在自己的公眾號里。

  “我在幫助他們成長,他們也在幫助我成長。”在公眾號的一篇文章中,黃紅這樣寫道。

  減負不斷深入,對學校提出更高要求

  “‘雙減’之后,怎樣進一步充實校園師資力量,是許多校長的關切。”這是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祁占勇得出的結論。2021年4月至6月,他作為陜師大“百校行”西部基礎教育服務對接活動成員,對我國西部省區市的基礎教育情況進行了調研。

  劉希婭介紹,即使是在謝家灣小學這樣的當地名校,師生比達到1:14,學校也會與校外一些足球俱樂部、樂隊樂團等社會力量進行合作,充實學生的校園生活。

  偏遠地區更是如此。云南保山施甸縣水長鄉中心學校校長王國光介紹,他所在的教育集團,旗下既有680多人的小學,也有只有30多人的小學。后者按照標準的1:19師生比,老師人數只有個位數,往往需要整合鄰近幼兒園的師資力量,才能勉強讓孩子們的校園生活不再單調。

  以王國光為代表的校長們,盼望通過政策引導和待遇提升,讓更多“新鮮血液”流向鄉村,也讓那里的教師更有獲得感與歸屬感。

  “在一些地方,教師的結構性缺編比較嚴重。要豐富校園生活,有賴于更多老師化身‘全能教師’。”祁占勇坦言,“此外,隨著減負不斷深入,對整個學校的教育方向、課程設置、教師配比、保障措施等方面,其實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當教育回歸成長本身,當曾經被課外培訓沖擊的教育步伐回歸正常節奏,中小學校應該怎樣更好地擔起責任?校長和老師們開始了新一輪的思考——

  “繼續向小班制邁進。”劉希婭認為,班級教學從“大而全”走向“小而精”,才能更好地實現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密切互動與交流,真正做到以每個學生為本,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增強孩子們對職業教育的認知。”王國光說,以往,這幾乎是一個盲區。但在未來,面向建設技能型社會的“藍海”,有必要讓孩子們在義務教育階段認識和了解職業技術,鼓勵他們去開拓不一樣的精彩人生。

  “減輕一線教師的非教學負擔。”劉習聰表示,教師不應該被各種填表、評比等無關事務牽絆住,而應將更多精力用來充實改善自身技能與素質,提高教書育人的能力與水平。

  面對樁樁件件大事小情,需要校方不懈努力,老師們更多付出,也呼喚著更深層次的改革、更加全面的支撐。“‘雙減’是一個好的開始。只有當整個配套措施都跟上,包括升學制度越來越科學、完善,我們才真正有把握讓孩子們享受完整、幸福的童年。我相信,這也是國家政策指引、社會各界共同發力的方向。”祁占勇說。(記者 劉夢)

(責編:溫璐、李依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