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急江流中,一位教師的“最后一課”
【中國故事·時代楷模】
那驚鴻一躍,讓無數人的心揪成一團
2021年6月1日,歡樂的兒童節。一天的喧囂散去,傍晚7點左右,一條一分多鐘的短視頻突然傳遍網絡:從江岸延續到江面,十余個人手拉著手站成一排,宛如一條長長的“鏈條”。“人鏈”延伸入江水的那端,正在接應一場緊張救援:一個小黑點上下浮動隱約可見——是落水者;旁邊,另一個小黑點使勁靠近他抓住他——那是第一位施救者。生命的接力旋即開始,落水者經過第一位施救者的全力托舉,被傳至另外兩位施救者,一番艱難搏擊,落水者終被傳送至“人鏈”,進而獲救。與此同時,第一位施救者在視頻中的身影時隱時現,漸漸消失……
這段用手機拍攝的短視頻,畫質并不清晰。可人們急切的呼喊和真誠的祈禱清晰地令人汗毛直立,成為畫外音。
這段短視頻,也是人們第一次認識王紅旭的方式。
很快,事實部分還原。人們知道了,2021年6月1日下午約5點40分,重慶市大渡口區萬發碼頭長江有一對小兄妹意外落水,女孩5歲,男孩6歲。險情發生時,一個小伙子第一個沖下水救人,他與同伴先救起小女孩,來不及喘息和思考,又奔向小男孩,與冰冷無情的兇險江水持久搏擊……從傍晚開始,網絡為那個重慶漢子沸騰,國人為那個巴渝好人點贊,萬千民心牽掛著那個熱血男兒。
關于這個小伙子,人們最初僅知道他是大渡口區的小學體育老師。而在得知這一簡單信息后,同為體育老師、也是王紅旭好友的張楊卻馬上有了不祥的預感。他本能地撥通了那個極熟悉的電話號碼,彩鈴響起,一聲,兩聲,三聲……旋律重復一遍又一遍,但那聲親熱的“喂”始終沒有出現,直到電話自動掛斷。急了眼的張楊四處找渠道查證。
“就是王紅旭,大家正在緊急搜救他……”很快,張楊的直覺被印證。他立刻奔向江岸。
像張楊一樣奔向事發地的人還有很多,親人朋友們與現場目擊者會聚江邊,一夜未眠。
他急著下水救人的時候,來不及脫下衣褲,家里鑰匙還揣在兜里呢。他哪里舍得這個家呀!指不定,一會兒就回來了。聽,門鎖轉動的聲音傳來,兒子小團團奶聲奶氣:爸爸回來了!妻子希希懷抱著散發他身上熟悉氣味的衣物,低頭啜泣,他上前溫柔地喚醒她:親愛的,我回來了,你別哭。他微笑著,走到父母跟前:兒子回來了,二老放心吧。
親人朋友這樣祈禱著。
“他就那么沖過去了。我一度以為,他是兩個落水小孩的父親,但他不是,他只是個路過的陌生人。”“他的妻子和兒子就在岸邊吶!”與王紅旭一樣陪著孩子來過兒童節的路人們將惋惜之語一遍遍地重復著。他的妻子大哭著往江里奔要找回他,他的小兒子抱著崩潰的媽媽,他的老母親跌跌撞撞趕來,甚至難過得無力走下碼頭那幾級臺階……“老天有眼,讓好人回來!”江岸邊的叔叔阿姨們絕望地哭喊。
那一夜,太多的牽掛,來自更多與王紅旭素昧平生的網友——
好人一定能夠平安!
謝謝王老師,為我們的社會,為我們的世道人心,為我們的孩子,做了一回榜樣!
…………
此后的二十個小時,所有人都懷著希望,等待著。
奇跡沒有發生。6月2日下午4時許,王紅旭的遺體,在距事發地點不遠的江底被發現。“他的手臂緊緊抱在胸前,交叉著,分明是拼了命的姿態。”看見遺體,張楊幾近崩潰,“老同學深愛生命珍惜生活,最后一刻,還在努力想要搏回一條生路。他只有35歲呀!”
“紅旭,你在哪里?紅旭,你快游回來啊!”妻子嘶喊著,想要沖向江中,幸好被人們拉住。
3歲的團團,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只哭喊著:“爸爸,爸爸,你快回來!”
可惜,那段市民隨手拍下的視頻,是王紅旭留給這個世界最后的影像。
英雄的誕生,在熱血沸騰的一瞬。
或許,王紅旭在人們的驚呼聲中飛奔入江的一剎,除了救人沒有更多想法。就像另一位救人者、同為體育老師的許林盛所說:“看見孩子在跑道上摔倒了,我們要做的,就是立刻沖過去看看他有沒有受傷。除此,再無其他。”
這一瞬間發生的英雄故事,在點擊率不斷飆升的同時,所有與之關聯的細節、點滴、場景,亦慢慢合攏、還原,漸漸塑成一尊“時代楷模”的立體之碑。
那十二字家規,是三代教師對師道的堅守
這里是重慶市萬州區的余家鎮。那條小河延伸得很遠,像細小卻綿長的血管,輸送長江水,默默滋養大片坡田土地。
綿延的小河,古樸的石跳墩,余家鎮悄悄在時代變遷中保留了自己血脈中的傳統。1986年12月6日,王紅旭出生在余家鎮消水村一個教師世家,祖父母、父母、夫妻三代六人都是教師。祖父立下家規:教良心書、教清廉書、教公平書。在四周彌漫的書香氣息中,王紅旭一點點長大,初中就離家到萬州城念書。也是在初中,王紅旭生過一兩次大病,從此深覺強身健體之重要,就此愛上了體育。2004年,王紅旭考入重慶師范大學體育系體育教育專業。2009年8月,他正式成為育才小學的一名體育老師,從此育才小學有了一位人見人愛的“旭哥”。
“旭哥”,是同事們對王紅旭的昵稱,因為他體格壯、身手好,熱心腸、愛張羅。“旭哥”走后,同事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他是個好人,更是個好老師。”
夜深人靜,父親與兒子促膝長談。父親王平告誡兒子,如今教學改革是教育發展方向,一定要虛心向領導同事請教,主動學習,不斷積累經驗,“更重要的是,好好待學生。你要想著,如果我是這孩子的父親,我該怎么做。”父親說的話,兒子深深記在心里。
2009年10月,剛入職不久的王紅旭突然接到區里新教師賽課的緊急任務,并且抽到了“快速起跑”這樣一個相對枯燥難教的課題。教學經驗不足,就不斷揣摩,一份教案修改十幾二十遍;普通話不夠標準,儀態不太好,就對著鏡子一遍遍練習;為了讓學生體會起跑一瞬間力道迸發的感覺,拿木頭自制了起跑器。最終,王紅旭拿到了二等獎。有了這次賽課經歷,王紅旭在教學之路上突飛猛進。比如,他設計了很多新穎的游戲以訓練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和協調性。在這些游戲里,老師和學生的心也越貼越近。
體育一直是育才小學的長項,奧運冠軍李雪芮、武術世錦賽冠軍湯露等運動健將都畢業于這所小學。作為學校訓練隊的帶隊老師,王紅旭并非從一開始就得心應手。2009年區中小學生運動會,王紅旭初次出戰,他帶領的“乙組”遺憾地鎩羽而歸。王紅旭找來《體育教學》《田徑訓練》等專業書籍,一邊抓理論學習,一邊虛心請教市區的優秀教練員,年輕教師的訓練水平逐漸提升。執教12年,王紅旭先后榮獲市、區優秀教練員稱號4次,區優秀指導教師5次,所帶班級多次被評為區級、校級優秀班集體。
“危急關頭,犧牲自己救人值不值得?”這樣的話題,父親王平曾與王紅旭探討過。父親知道,兒子一直有顆為他人付出的熱心,更何況他現在還是一位人民教師。
“危急時候還考慮什么值不值得,救人最重要。”兒子的回答擲地有聲。
確實,這并不是紅旭第一次救人。
大學暑假,他曾和同學一起去游泳館兼職。一次,他發現深水區有人溺水,毫不猶豫地跳入水中。還有一次,暑期休假,他帶著兒子在外玩耍,旁邊的一個小孩磕傷了腦袋,他也是一把抱起受傷的孩子,驅車送往附近醫院。
一件件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鑄就了英雄的靈魂,直到他突遇危機時縱身一躍,這無畏的靈魂瞬間奔騰而出,劃過漆黑的夜空。
那個“三好男人”,溫柔地守護著身邊的一切
妻子陳璐希的朋友圈,滿滿記載著一家三口的幸福日常:秀恩愛、秀生活、秀現在、秀未來。
2012年7月從重慶師范大學“優招”入校的陳璐希,教語文兼當班主任,碰巧與教體育的王紅旭搭檔。那時,班里有個特別活潑好動的小羅同學,課堂上不但自己做小動作,還把頭扭來扭去,找周圍的同學說話。為不影響其他同學,陳璐希就讓小羅同學站起來。第二天放學,陳璐希站在學校門口目送孩子跟著家長離開,小羅同學的奶奶突然沖過來,一把抓住她,質問道:“你憑什么讓我孫子罰站?”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新老師陳璐希尷尬難堪,手足無措。聞訊而來的王紅旭撥開人群,三言兩語便化解了老人的怒氣。他把委屈得直掉淚的陳璐希拉到一邊,勸慰道:“不要難過,你要理解老人和孫子之間的‘隔代親’。遇見這樣的事情,一定要第一時間與孩子的第一監護人溝通。不信,你問問孩子父母,看他們知不知道這件事。”果然,小羅同學的父母并不知曉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更不知曉一直幫帶孩子的奶奶“找老師理論”的事情。在王紅旭的提議下,陳璐希主動加強與家長的聯系溝通,獲取他們的信任,與他們一起幫助孩子轉變學習態度。一個學期之后,小羅同學的奶奶再次出現在陳璐希面前,笑意盈盈。
他一直默默鼓勵她。她要參加賽課,一遍遍在教室里試講,他站在教室外面聽。夏夜蚊蟲叮咬,他的腿腳滿是紅包,她看見,嗔怪道:“怎么不來教室里坐呀?”他答:“讓你放輕松呀!”
他一直用樂觀的態度感染她。他是個“多面手”,不僅僅是體育老師,還是學校的“人事員”,甚至做過財務工作,仿佛一塊磚,哪里需要往哪里搬。為給80歲的退休老師更改社保信息,他一遍遍跑社保局;為幫助因摔傷行動不便的同事辦理工傷報銷,他一次次上門服務;為給老師們講清職稱申報表格的填寫要求,他利用休息時間做PPT……
得知璐希懷上了孩子,王紅旭在醫院走廊里蹲下來,哭了,激動地哭了。
團團在媽媽肚子里,他就開始給孩子寫日記。他買來胎心檢測儀,隔著媽媽的大肚子,聽孩子咚咚咚的心跳聲。
孩子出生了,他照顧陪伴,給孩子沖奶粉,教孩子說話走路,帶孩子玩耍。團團喜歡看爸爸戴著手指玩偶演戲說話,爸爸便給他整整表演了兩個小時。相冊里,父子親密相處的畫面隨處可見,爸爸喜歡把團團背在背上,抱在懷里——在動物園的親子空間,爸爸一只手臂抱起小團團,另一只手臂張開,五只小鳥便依次在爸爸的手臂上落定,團團高興得咯咯直笑。
當了父親,更能體會一個父親的真實心境,“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關鍵時刻作出屬于父親的選擇。
有一陣,下午放學后一直有個小姑娘默默坐在操場邊,看著訓練場上生龍活虎的同學們。她的眉頭微微皺起,眼睛透露出的卻是向往與羨慕。
小姑娘叫謝林巧,剛讀小學三年級。她是王紅旭一眼看中的短跑好苗子,當初第一次看她跑50米,王老師便翹起大拇指夸她“節奏好”,并且立刻讓她參加訓練隊進行專門訓練。謝林巧熱愛體育,訓練成績突飛猛進。但三年級開學不久,媽媽擔心影響學習成績,強行要求女兒中斷了訓練。
小女孩的心事,在訓練場忙碌的王紅旭瞥上一眼便都知曉了。他走到靜默坐著的謝林巧身邊,微笑著,請她來給自己這個教練員當“小助教”。回到熟悉的訓練場,小小的謝林巧迅速恢復了活力。她鼓足勇氣,對王紅旭講出心愿:“王老師,我還是想回隊里參加訓練。”
“如果你真的想做一個專業運動員,愿意吃下訓練的苦,那我去說服你媽媽。”王紅旭彎腰,望著謝林巧稚嫩的小臉,向她保證,“這件事包在我身上。”
王紅旭找到謝林巧的媽媽,告訴她,小謝同學是個很有短跑天賦的孩子,并且發自內心喜歡這項運動,如果讓她堅持訓練,假以時日,一定能在這條路上走得很遠。王紅旭還對謝媽媽說,放心,我一定好好監督您的女兒,讓她學習訓練兩不誤。謝媽媽終于點頭同意了。
謝林巧到底沒有讓王老師和媽媽失望。小學四年級,進了區里的田徑訓練隊。2016年,在重慶市第五屆運動會上,12歲的謝林巧獲得女子100米跑、200米跑“雙料冠軍”,初中畢業后,考入重慶市最好的中學之一——巴蜀中學。
雖說,王老師永遠一副暖洋洋的笑模樣,說話率真又幽默,手中常常提著裝滿小食品的購物袋——那是給隊員們的獎勵。但在訓練場上,他較起真來,大家還是怕的。有回跑50米,謝林巧離訓練標準差0.02秒,王老師虎著臉硬讓她跑到達標為止。那天,謝林巧一連跑了十次,最后大哭著達了標。“看,哭了才能突破極限嘛!”王老師在一旁咧著嘴大笑。
王紅旭于學生,亦師亦父亦友。
那一支支白菊,寄托著對師者的感謝、對英雄的敬仰
幾天后的清晨,人們送別英雄王紅旭。
渝警驍騎開道,靈車從大渡口區寶山堂出發——前一天,即將讀高三的謝林巧和部分隊友在那里向恩師告別,并許下心愿:
王老師,謝謝您讓我們找到了前進的方向,以后,我們也要當體育老師,當一個仁義、大愛、無畏的好老師。
靈車途經長長的鋼花路,聞訊而來的市民站在路邊,垂淚為王紅旭送行。盡管,他們與他素昧平生。靈車過處,車輛停駐讓行,鳴笛致哀。
時代呼喚英雄,時代需要英雄,英雄就在身邊!
靈車駛向育才小學建設村校區外的主干道,師者王紅旭將與朝夕相處的師生們告別。
老師和孩子們早已列隊在校門前的人行道上等候了。這支隊伍里,還有自發趕來的校工們,他們忘不了,那個經過花園向他們問好的王老師,那個在食堂打飯夸贊菜香的王老師。
更醒目的,是一支支白菊,學生們手中那散發著幽香的白菊。孩子們用零花錢買下的白菊,寄托著沉甸甸的哀思和感謝。
這些學生,有的熟識王老師——四年級的馬越還記得第一次足球課的情形,也常常聽見學校廣播通知“請王紅旭老師到體育場”,然后看見一個飛奔的背影。或許,那天他飛奔到江水中,留給大家的也是這樣一個背影吧。
有的或許沒有上過王老師的課,只是在操場上見過他——謝謝我并不熟悉的王老師,謝謝您用寶貴的生命,為我們上了最后一課!
王紅旭生前,仍有心愿未了。
2019年10月25日,王紅旭莊嚴地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2021年5月6日,王紅旭被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
如今,他被追認為中共黨員并被評定為烈士。
“一個時代,只有英雄橫空,才能奏響劃時代的共鳴。英雄事跡為人所敬仰,英雄精神為人所效仿。王紅旭老師以無疆大愛,生動地詮釋了‘愛滿天下’的真諦和內涵,他是家人的驕傲,育才的驕傲,新時代人民教師的驕傲,他永遠在我們心中!”育才小學校長含淚總結。
2021年9月16日,父親王平代替兒子站在了“時代楷模”的發布儀式現場。沉浸在巨大悲慟中的父親明白,這是人們對正義和大愛的鄭重褒揚,兒子用自己的義舉,點亮了無數的心燈。
團團常常問媽媽,爸爸什么時候才能回來?媽媽告訴團團,爸爸化作了天上的星星,你想爸爸,就往天上看,最亮的那顆就是他。
幼小的孩子信了。好呀,媽媽,我長大要去開飛機,這樣就能離爸爸更近些。
陳璐希一直默默收集與王紅旭相關的各種新聞資料,也把朋友圈所有圖片歸檔,“等到團團長大,我會告訴他關于紅旭的一切。最重要的,我要讓團團明白,什么是‘爸爸’。”
師之楷模,德耀巴渝。恢復了往日平靜的長江,粼粼波光折射,點點金光閃耀。旭日初升之時,人們不會忘記那個義無反顧的身影……
(作者:李燕燕,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