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勞動教育,發揮主陣地功效
【光明論壇】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已建成全世界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2021年,全國高職學校招生550余萬人,相當于十年前的1.8倍,中高職學校每年培養1000萬左右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新增勞動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3.8年。無疑,高職院校成為培養新時代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主陣地。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職業院校以實習實訓課為主要載體開展勞動教育,其中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專題教育不少于16學時”。由此可見,落實好勞動教育既是高職院校落實國家教育方針的重要舉措,更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然而,目前一部分高職學生群體勞動意識淡薄,學習主動性不強,好高騖遠、沉不下心、浮于表面,沒能正確樹立起“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社會風尚,亟須在勞動教育實踐中錘煉品德、練就技能,促進自身全面發展。
其實,造成這些問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對勞動教育的認知定位存在偏差。部分高職院校辦學理念滯后,人才培養方案更新緩慢,教學內容沒有緊盯勞動新形態、新要求,未能形成一套系統的勞動教育體系。二是勞動教育管理保障機制不健全。一些高職院校未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尚未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和科學評價體系。勞動教育涉及日常教學、實習實訓、學生管理、后勤及產教融合企業等多部門協同合作,需要人力、財力、物力給予保障,高職院校需要從勞動教育制度體系上做好頂層設計。
職業院校無論是在專業教學特點、教學組織實施、勞動教育設備等內部機制管理方面,還是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實習實訓等外部資源方面,都具有很強的優勢。如果能真正有效地將勞動教育有機融入專業教學、實踐實訓之中,職業院校“德技”雙贏的育人效果更容易顯現。
打通新時代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實施路徑至關重要。第一,我們需要構建切實可行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依據中央相關精神指導,設置定位勞動教育總體目標,優化課程,合理安排勞動教育內容,使學生更好形成馬克思主義勞動觀,崇尚勞動精神,養成良好勞動習慣。
第二,我們需要開足開好勞動教育課程,并與專業實習實訓有機結合。高職院校要結合學校實際打造一支專業教師、理論教師、雙師型的多元化勞動教育師資隊伍,為高質量勞動教育提供有效的師資保障。實習實訓是高職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技能有機融合的關鍵教學環節。在實習實訓中,高職學生不僅能夠在專業技能實踐操作中領悟專業理論知識、培育勞動情感,還能在勞動實踐中體驗職業、了解社會的同時,進一步校正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在崗位勞動實踐中,學生能身臨其境體悟到細致入微的實操、一絲不茍的規范,以及對工作認真嚴謹、對技藝精益求精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這些只有在勞動實踐中才能彰顯的鉆研創新的工匠精神,會潛移默化地塑造學生的職業道德、勞動素養,促使他們形成正確的勞動認知、勞動態度。
第三,我們還需要優化勞動教學評價機制。勞動教育考核應獨立成體系,既要對學生勞動教育效果評價考核,同時也要對教師勞動教學進行評價,構建雙向評價機制。學生勞動教育評價主要以勞動態度認知、勞動實踐能力來進行考核評價,以勞動活動參與率、勞動實際效果等為主要評價考核內容,將勞動教育考核評價納入學業成績,并進入檔案,作為評先評優、升學就業重要依據。
(作者:王康,系安康職業技術學院思政部副教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