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要抓住三個關鍵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為進一步做好就業工作指明了方向?陀^來說,高校畢業生是我國勞動力市場大軍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群體,在數量上已取代農民工群體成為新增就業主力——我國2022年新增農民工總量約311萬人,而同年高校畢業生突破千萬大關,達1076萬人;2023年,高校畢業生總人數已達1158萬人。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高校錄取人數依舊呈現上升態勢,因此,預計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在未來數年內都不會出現明顯下降。正因如此,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將會持續成為我國面臨的主要社會矛盾之一,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已將“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為進一步分析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難點,筆者首先基于經濟學理論框架對就業問題進行拆解。當一國經濟結構出現快速變化時,必然伴隨著部分行業的衰落和企業的退出,導致已有工作崗位快速流失,失業率上升。雖然新行業興起會創造新的就業崗位,但工作匹配和技能再培訓存在時滯,因此造成了摩擦性失業。但需要注意的是,高失業率也可能導致勞動力市場就業難形成惡性循環:失業者覓工動力不足,或者其技能無法滿足企業需求,企業便很難尋找到稱心如意的員工,從而降低企業尋覓員工的動力。因此,這樣不僅會導致崗位空缺率偏高,企業潛在勞動需求得不到滿足,失業狀況還會導致相關人員尋覓正常就業途徑以外的其他渠道,直接或間接造成其無法負擔技能培訓的經濟或時間成本,進一步強化了勞動力市場的悲觀預期,甚至促成就業市場惡性競爭,共同降低勞動者正常覓工動力, 構成就業難這一狀態的自我強化機制。
相對于年長的勞動者,高校畢業生有更優渥的成長環境,但這也導致了他們在勞動力市場上面臨更大挑戰。首先,當前高校畢業生大多成長于我國宏觀經濟騰飛期,從小的衣食無憂讓他們對工作崗位和未來人生規劃有更強的個性需求。其次,由于缺乏社會閱歷和人生經驗,青年人尚未建立成熟的擇業觀,這一群體普遍對自己有著過高的人生期待。與此同時,高等教育和職業發展有效銜接還不充分,進一步導致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成功率不如其他青年群體,就業失敗經驗可能還會進一步觸發他們求職時的抵觸情緒。再次,這一代人普遍得到了家庭的大力支持,此前廣為討論的“六個錢包買房論”不論對錯,都反映出父輩乃至祖輩的積累成為了當前青年人的堅強后盾。慢就業成為他們的第二選項,無形中提高了他們的擇業期待。最后,當前就業的嚴峻形勢加劇了競爭壓力,導致“內卷”現象廣泛在求職和在職人群中出現,進一步降低青年人求職意愿、專精工作相關內容的內在激勵與穩定發展職業的動力。
當代青年人的以上特點也體現在其失業原因方面。根據2021年人口與就業年鑒數據,截至2021年底,筆者估算出青年人主要失業原因是畢業未就業(59.0%)和個人原因/辭職(28.2%)。對比2012年人口與就業年鑒數據,畢業未就業和個人原因/辭職的比例分別為61.4%和18.6%。從這些數據來看,我國對于青年人就業的輔導和支持,在過去十年持續收效,但由于個人原因/辭職造成的失業也開始成為我們需要重點關注的領域。
此外,根據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課題組的研究數據,2021年高校畢業生中大多流向了五大服務行業:教育、制造業、信息、軟件與信息技術、金融與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這也反映出青年群體呈現出較強的行業取向,與我國2021年人口與就業年鑒數據形成印證:2021年底,青年群體主要行業集中于制造業(18.6%)、批發零售(15.4%),住宿餐飲(8.7%),教育(7.8%),信息、軟件與信息技術(4.7%)、居住、修理(6.5%)、公共管理(4.9%)等服務行業。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首份工作保障、穩定青年職業發展和支持青年人就業重點行業是解決青年群體就業問題的三個關鍵要素。因此,在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上,我們應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第一,以就業導向思維推進高等教育改革, 系統做好落實畢業生首份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在做好立德樹人、專業教育的同時,應進一步破除灌輸式教學思維,將專業理論與實踐操作有機結合,夯實畢業生在職場應用專業知識的基本功。同時,不同院校應做好專業分工,突出優勢學科,充分利用已有教師資源和配套設施,深耕優勢領域內的人才培養工作。還要做好大學生職業規劃課程體系建設,積極將擇業教育、職業觀教育、職業生涯教育與就業心理指導融入日常教學,增進學生對就業重要性的認知,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正確面對就業道路上的挫折和煩惱,做好大學畢業生的引路人。相關教育監管部門應預判宏觀趨勢并建立各類人才需求信息,科學籌劃各高校專業設置、招生規模和人才培養方案,在人才供給上優化結構、提升質量。各高校應積極籌備畢業生就業專場,積極吸引中小微企業和基層單位帶需入校宣介,為學生創造職業實踐機會。
第二,尊重青年人的時代需求,建立全生命周期的職業培訓體系,穩定青年職業發展路徑。尊重青年人的個性化需求,公平保障所有勞動者合法權益,提升崗位與崗位、部門與部門之間的流動性,保障勞動力要素流轉有序,通過提升未來職業發展的豐富路徑和經濟激勵,以增強勞動市場對年輕人的吸引力,降低其對首份工作的工資預期,激活青年人下基層、實現靈活就業和創新創業的動力。同時,建立全生命周期的適應性職業培養和學位授予,健全中小企業內職業技能等級設置和等級認定機制,精準滿足青年人職業發展的教育需要,通過保障長期人力資本積累,降低企業人才培養成本,提升企業用工激勵,進而助力大學生群體就業創業。此外,基于勞動法對不同行業擬定崗位工作手冊,規范用人過程,破除求職“內卷”趨勢。
第三,增進勞動市場匹配效率,擴大高校畢業生就業搜尋范圍,順應高校畢業生就業重點行業傾向。創新公共就業服務管理機制,組建專業人才工作隊伍。通過積極利用大數據、信息化技術、與市場招聘平臺公司深度合作提升基層公共就業服務質量,通過統籌公共就業與市場就業服務平臺著力提升勞動市場匹配效率、擴大就業搜尋范圍,主動尋找新業態就業突破口。同時,統籌搭建全國一體化、多層次高校畢業生就業匹配體系。在有效幫助高校畢業生甄別虛假和不良工作信息的同時,重點關注畢業生就業的主要行業,積極了解重點行業的發展趨勢和崗位技能需求,與高等教育具體培養形成互動。此外,積極發展針對大學畢業生的第三方職業規劃與發展輔導機構、專業職業技能培訓機構,打造一體化人才服務體系,進一步提升高校畢業生與市場的技能匹配度,多措并舉幫助擴大畢業生勞動搜尋范圍,提升市場勞動匹配效率,降低勞動力供需雙方的搜尋成本,內生性提升雙方的工作和人才搜尋動力。
(作者:王熙,系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研究員、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