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教研專家分題型解析2023高考語文卷(北京卷)
人民網北京6月7日電 (記者李依環)今天中午,2023年高考語文科目考試落下帷幕。多位基教研專家分題型對高考北京語文卷進行了解析。
多文本閱讀
2023年北京語文試卷多重文本閱讀考查,與整套試卷考查的指導思想保持一致,堅持“立德樹人”、“以考育人”“以文化人”,具有正面引導教學的積極作用。
本大題選取了一組關于認知科學的3則材料,語言通俗易懂,體現科學研究新思潮;同時,材料的內容與學習方式變革的相關理念密切相關,有助于啟發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學會更好的學習方法,獲得精神成長。
本題共5道小題,與2022年保持一致,總分為18分。從試題考查題型看,仍然是客觀題加主觀題,5道小題中共有客觀題4道,主觀題1道。
客觀選擇題考查的能力點基本穩定,體現了科普性實用類文章的基本閱讀要求,主要考查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推斷、辨識分析,需要學生依據題目的要求或者根據一定的閱讀目的對文本中的信息進行篩選、整合、歸納、分析,這是學生進行語文閱讀的基本能力。第2和第4題,都考查了“理解與推斷”,進一步突出語文核心素養中“思維發展與提升”,突出了對于學生邏輯思維水平和學科關鍵能力的要求,其中第4題,要求考生根據材料中的教育理念和學習理念,對學習生活中的做法作出判斷,情境性突出。
分值較高的第5題為主觀題要求考生根據材料對提綱進行補充。考查內容,體現了現代文閱讀的考查規律,抓住了實用類閱讀的本質特點。統編教材必修下第三單元即有知識短文“如何清晰地說明事理”,“在說明事理時,要著重說清其中的關鍵要素。重要概念、因果關系、事物間的聯系、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等,都是說明的重點,把它們闡說清楚,才能綱舉目張。”這道題緊密勾連教材,體現了命題人關注教材引導課改的鮮明立意。同時,此題的考查方式也有所創新,呼應了新教材教學中常見的運用表格自主梳理重要信息的做法,更好地體現了教、學、考一致的命題方向,有利于在閱讀教學中貫徹課改精神。
文言文閱讀
“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養文化自信”是課程標準的要求,更是時代的需要。文言文閱讀重點考查考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與認同,激發廣大學子熱愛、傳承中華文化,體現高考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的使命與擔當。
文言文閱讀素材文字平易,強調以史為鑒。其主題“廉潔”是中華民族崇尚的思想,是傳統文化的精華,源遠流長且具有現實意義。另一篇閱讀考查以《論語》中的一句話為素材,內容涉及孔子的主張、思考,也涵蓋了其他學者的理解,引導考生在與古今先賢對話的過程中,闡發自己的理解,自覺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價值和文化內涵。
測試內容具有穩定性,體現基礎性。6道試題的考查均指向必備知識與關鍵能力,第6題和第7題考查常用詞匯,強調實、虛詞在具體語境中的理解運用。第8題考查對文本語句的理解,第9題考查對文章整體思路梳理及對作者觀點的概括,第10題在對文本內容概括的基礎上,強調以史為鑒,引導考生對傳統文化作品中的思想作整體把握等。
考查《論語》的三道小題自成體系,從關鍵詞語的音、義入手,進而考查對文化經典語句的理解,最終收束在基于古先賢思辨認識,闡發獨立思考。本題需要考生在具體閱讀情境中,運用較長的思維鏈思考問題,體現新高考對考生語文素養的考查。測試形式體現了對文化經典學習過程的重視,《論語》如何學、學到什么的問題,在古今思考碰撞中得到了傳承。
文言文閱讀的選材側重文化理解,試題突出考查思維,強調對經典文本意義的解讀,滲透對古人思想的領會與深入理解,體現了語文教學中的人文內涵與實踐性導向。對一線文言文教學,特別是通過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具有積極導向作用。
古詩閱讀、古詩文默寫
古詩閱讀選用詩人杜甫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抒寫了對個人際遇和國家命運的深沉思考。測試材料典范,語言質樸,情感深摯,內涵豐富。杜甫詩作在教材中多次出現,學生可以充分調動課內學習積累。注釋提供了背景介紹,給關鍵詞語做注,能更好地輔助學生理解詩歌,探究意蘊。古典詩詞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選用名家作品作為測試文本,既有利于檢測學生閱讀與鑒賞古詩詞的能力,也有利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古詩閱讀試題保持了測試內容和測試形式的穩定性。試題從內容理解和鑒賞評價兩個層面進行考查。12題考查對詩句內容和作者情感的理解和體察,13題考查對詩歌寫作特點、表達技巧、語言藝術的理解和賞析;14題考查對詩句深刻內涵的探究。“情感”“語言”“意蘊”等是試題中出現的核心詞語。3道試題所考內容均為古詩閱讀鑒賞的核心知識和關鍵能力,力求引導學生從詞句理解、文意分析到手法鑒賞,逐步進入詩歌情境,從而讀懂作品,了解作者,讀出自己個性化體驗和感受。
古詩閱讀試題緊扣“課標”要求,充分關聯教材。客觀題的知識梳理、能力考查都與教材中單元學習目標、單元活動任務等有機呼應。主觀題力求貫徹“課標”關于高中語文學業質量標準的評價理念,指向“審美鑒賞與創造”等核心素養的考查,學生解答此題需要感受詩人形象,通過品味語言,體察作者深沉的思想感情,從而探究到作品的多層意蘊,展現自己對作品獨特的情感體驗和認知。試題有開放性。
古詩文默寫的題型、分值、內容保持穩定。4道默寫試題,緊密關聯教材,重點考查經典篇目中的名言警句。簡潔的題干引導語,創設了真實而又豐富的語言運用情境,包括文本內容的理解情境,社會生活的應用情境等等,著力引領學生靈活調用積累的經典詩文,解決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的相關問題。試題有助于引導學生學會借用經典詩文表達對自然、社會、人生的認知,并自覺地將優秀傳統文化內化為自身成長的精神養分。
文學類閱讀
2023年北京市高考語文試卷文學類文本閱讀堅持立德樹人、以文化人的命題指導思想,體現《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育人要求,彰顯素養立意,總體上試題平易,科學規范,具有積極的教學引導價值。
閱讀文本表達了作者對古鎮風景、人情、文化等多方面獨特魅力的體驗,以及對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思考;文本語言細膩雅致,行文從容自然,情感真摯豐富,體現了積極的審美情趣,具有較強的文化性和藝術性,相信學生在閱讀中既能夠對歷史文化傳承問題產生共鳴,也能夠受到審美的熏陶。
文學類文本閱讀命題以課程標準要求為依據,學生需根據文本閱讀體驗和具體語言運用情境進行思考。四道題目分別對詞語理解、文意理解、重要段落分析品讀、常見修辭手法賞析、內容梳理與分析、主旨理解等方面進行了考查。試題涵蓋的內容豐富廣泛,符合散文文體的特點,在分值設置、題目數量、測試內容與考查形式上保持了穩定性,題目難度適中。
第16題考查學生對富有表現力的詞語語境義的理解,考生需在積累詞語本義的基礎上,結合上下文內容,加以理解。第17題既有對具體段落的作用、修辭表達的效果、黃姚古鎮日常生活場景的賞析,也包括對作者寫作意圖的理解。第18題立足于本文語言特點,考查對修辭及其效果的鑒賞評價能力。第19題引導學生從標題中的關鍵字入手,結合全文內容,思考標題的多重涵義,考查了學生對文本的閱讀能力和鑒賞能力。
2023年文學類文本閱讀,從文本素材到命題內容及形式都體現了北京卷突出立德樹人、落實課標精神的命題精神,有利于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有利于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文化自信,有利于考查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情況。
表達與應用
(一)語言基礎運用
材料取自于北京全面推進“無界公園”的舉措,時代感非常強。兩道小題,一為客觀選擇,一為主觀改寫句子,都重在考查運用語言的能力,不考死知識,體現導向性,體現語言學習實用的原則,在語言的運用中,去學習關注語言。
(二)微寫作
微寫作仍然是三選一,三道題各有側重。第一題側重于議論,由是否創建班級公眾號入手,發表觀點,要求理由充分,條理清晰,對學生的評價議論能力是很好的考查。
第二題是寫一則短評,但這短評需要從經典文學作品中選一個與花卉有關的場景,從自己的感受出發,來完成寫作。這就將經典閱讀、個人體會、讀書心得與具體生活情景高度地融為一體。
第三題側重于抒情,要求以“心跳得那么快”為題,寫一首小詩或一段抒情文字,文學性突出,抒情色彩突出,想象的空間十分廣闊。
(三)大作文
大作文仍然是二選一,一道寫議論文,一道寫記敘文,題目平和穩定,簡潔大方,既貼近考生的學習實際和生活實際,又引導考生關注自身的成長。
第一題寫議論文,要求以“續航”為題寫作。題目明確簡潔,內涵豐富深刻。首先,“續航”是一個形象性說法,需要考生將其轉化為議論性的題目,即談如何有效能的、可持續發展。其次,本題的思辨性很強。命題人在提醒考生,今天這個詞語在使用中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如為青春續航,科技為經濟發展續航。命題開闊大氣,具有首都高度,思考大氣恢宏。
第二題寫記敘文,要求以“亮相”為題,題目很簡單,但聯想和想象的空間十分大,激發學生對于生活情景既細微又內在地理解,題目強調生活中也有許多亮相時刻,國旗下的講話,研學成果的匯報,新產品的發布……題目切近當下的學習實際和生活實際,又有豐富的啟發與引導,啟發考生向著更開闊的、與自己更熟悉的內容發生深度的關聯。
點評專家:夏宇 高級教師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
連中國 高級教師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
張曉毓 高級教師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
謝政滿 高級教師 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院
田圓 高級教師 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