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承發展中華文化過程中展現青春風采(青春之聲)
“非遺+時尚”生成美麗經濟,“傳統+設計”賦能文創潮牌,“文化+科技”煥發全新活力……在日前舉行的第十九屆文博會上,一系列青春活潑、創意十足的展區受到熱捧,許多觀眾大呼過癮:“傳統文化還可以這樣好看又好玩!”這背后是一批熱愛傳統文化、創新弘揚傳統文化的年輕人為傳統文化注入了新潮、創新、科技元素。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青年是社會上最富活力、最具創造性的群體,充分發揮青春力量,共同努力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是當代青年的重要使命。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廣大青年首先要堅定文化自信。令人欣喜的是,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愛上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拿起“考古神器”洛陽鏟,層層揭秘“考古盲盒”;同三兩好友一起圍爐煮茶,舉杯慢飲;在非遺工坊觀摩學習,親身體驗一次老手藝……年輕人在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頻頻相遇的日常生活中,找到深切共鳴,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與活力,文化自信進一步增強。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身于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驚艷國際交響樂舞臺的中國第一位嗩吶博士劉雯雯,到以《只此青綠》火遍全網的舞蹈演員孟慶旸;從用數字化方式“復活”千年藝術的敦煌研究院的年輕人,到“活化”古村落的青年古建修復工作者,廣大青年以熱愛為底色,以專業為本色,在傳承發展中華文化過程中展現青春風采、貢獻青春力量。
真正的文化自信,并不是唯我獨尊、盲目排外,而是要秉持開放包容。在漫長歷史進程中,中華文明兼收并蓄、取長補短,不斷汲取外來文化的精華,涵養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新時代中國青年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認識世界、融入世界,在對外交流合作中更加理性包容、自信自強。中國青年要在各種國際舞臺上講述中國故事、參與全球青年事務治理,積極促進國際文化交流交往。廣大青年在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要促進外來文化本土化,不斷培育和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真正的文化自信,更不是故步自封、簡單復古,而是要堅持守正創新。創新是最好的傳承,而青年最具創新熱情,最具創新動力。今日之中國,“文博熱”火爆、“文創風”勁吹,人民群眾對傳統文化的熱情日益高漲,呼喚廣大青年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青年要與時俱進、勇于創新,在實踐中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注入青春的動能和活力。
好風憑借力,正是揚帆時。廣大青年自覺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堅定文化自信、奮發有為,定能為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 人民日報 》( 2023年07月09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