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一人一策”精準服務促就業
今年以來,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全面落實國家和省、市“穩就業”工作系列部署,聚焦高校畢業生、職校學生、大齡人員等重點群體,圍繞“緩就業、慢就業、難就業”三大難題,通過“專業指導+精準匹配”明晰就業方向、“需求導向+崗位實操”提升職業技能、“就業援助+兜底幫扶”確保就業穩定,切實完善重點群體的就業支撐體系,多渠道促進重點群體穩定就業。
專業指導+精準匹配
“我的專業是編輯出版,屬于新聞宣傳大類,但是求職中遇到許多出版社和報社都要求研究生以上學歷,我就想緩一緩,等待更適合的時機再就業。”
“求職不要局限于出版這一個方向,新聞傳播大類在市場上有很多就業機會,建議多關注文化傳播、文案策劃等方向;同時在你的簡歷呈現上,建議把‘大招’放在最前面,突出自己專業能力與應聘崗位相符。”
這是龍泉驛區人社專員阮思軍深入四川師范大學開展就業咨詢的一段對話。針對高校畢業生求職迷茫等難題,人社專員在助就業的過程中盡可能地站在用工需求的角度,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市場需求信息、職業生涯路徑規劃,幫助高校畢業生找到求職方向,做好就業準備。
面對高校畢業生“緩就業”的狀況,龍泉驛區主動對接區內高校,提前介入做好就業服務,大力開展“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活動,目前已組織400余家次企業深入成都大學、四川師范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四川長江職業學院等10所院校,為學生帶來了8000余個崗位,服務高校畢業生1萬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針對未就業的畢業生,龍泉驛區扎實開展“一人一檔”“一人一策”精準服務,為其提供至少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介、1次技能培訓或就業見習機會、1次兜底幫扶,盡全力幫助他們盡快就業。
崗位實操+訂單培訓
龍泉驛區神龍汽車的整車裝調線上,來自成都汽車職業技術學校的晉星科同學,在生產現場一邊聽業務講解,一邊上手實操,很快掌握了整車裝調、鏈接冷卻液管道及渦輪管道、擰緊渦輪卡扣等業務技能,為后續就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通過崗位實習,直接深入工廠,我提升了就業技能,明確了求職方向。現在,我對找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充滿了信心。”晉星科說。
為破解職校學生“慢就業”問題,龍泉驛區“雙管齊下”,創新實施崗位實習獎勵政策,按500元/人的標準給予學校一次性獎勵,鼓勵開展校企產學合作;同時,聚焦產業轉型升級對技能人才的需求,出臺鼓勵校企“訂單班”實施細則,對符合條件且成功建班的校企雙方分別給予5萬元獎勵,充分釋放政策紅利,促進產需結合、產校聯合、產教融合,著力加快“訂單式”人才培養。
截至目前,龍泉驛區已推動四川城市職業學院、長江職業學院與領克、沃爾沃等“鏈主”企業成功開設校企合作“訂單班”13個,每年培養新能源汽車維修、新能源汽車焊接技術及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檢測等專業型技能人才500余人。
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學校與領克汽車合作開設了“訂單班”,既促進了學校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對接,又解決了企業人才需求,實現了招生即招工,畢業即就業。
就業援助+兜底幫扶
“我的年齡比較大,也沒有什么技能,能不能申請你們的崗位呢?”前不久,龍泉驛區組織開展“‘就’在龍泉驛·幸福好安逸”之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招聘會,50歲的葉永建前來詢問并成功找到一份停車收費的工作,經過培訓,目前已經順利上崗。
調研發現,就業困難人員普遍存在年齡偏大、缺乏專業技能等情況。龍泉驛區依托三級就業援助機制,靶向施策,為就業困難人員提供個性化就業援助,實施就業困難人員崗位擴量增效行動,通過“村(社區)+公崗”模式,籌集崗位安置就業。2022年以來,龍泉驛區利用公益性崗位和援助基地托底安置就業困難人員800余人,兜底幫扶就業困難人員穩定就業。
為幫助區內重點群體多渠道就業,龍泉驛區創新工作方式,依托人社服務專員團隊,探索推出“余姐探崗”就業服務品牌,開展在線直播、入企探崗、就業服務短視頻等招聘活動。農民工專場、殘疾人專場、高校畢業生專場、退役軍人專場等直播招聘活動,受到企業和求職者雙方的熱烈歡迎。截至目前,“余姐探崗”已深入領克汽車、神龍汽車等企業開展活動31場,在線觀看人次超過32萬,大量群眾在這里找到了滿意的工作。
(記者 李曉東 周洪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