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校“開學第一課”系列報道——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王云鵬:空天報國志,青春啟新程
秋高氣爽,青春起航。夢想啟程,奮楫揚帆。2023級新生正迎著旭陽,踏上全新的人生旅程。號角吹響,如何更好適應大學生活?筆墨芳華,如何繪就美麗的人生畫卷?又到一年開學季,大學書記、校長的諄諄教誨潤澤身心。人民網特別推出“2023高校‘開學第一課’”系列報道,愿同學們帶著這份叮囑勇敢地開啟新的篇章。
人民網9月5日電 “同學們,人生是‘曠野’而非‘軌道’,大學生活更不是一道只有標準答案的單選題,每個選擇都可能成就不同的精彩。希望你們都能找到自己的坐標,堅定努力的航向,在碰撞交融中增長本領、開拓視野,不斷豐富自我,拓展人生的象限。”日前舉行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3年新生開學典禮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王云鵬寄語全體新生。
王云鵬勉勵新生,希望同學們把握好先賢前輩們“空天報國”的接力棒,將個人的理想主動融入祖國和人民的需要;帶著疑問學習、開展探究學習,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找到自己的坐標,堅定努力的航向;時常用真善美來雕琢自己,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李依環、實習生荊政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王云鵬在2023年新生開學典禮上致辭。校方供圖
以下為王云鵬校長在2023年開學典禮上的致辭節選——
今天我們在北京學院路校區、沙河校區和杭州國際校園隆重舉行2023級新生開學典禮,共同見證4068名本科生、7386名研究生和206名留學生開啟人生新篇章。
迎新期間,我也與許多本研新生及家長朋友們進行了面對面的座談和交流。言語中我感受到了大家對北航生活的期盼和憧憬。北航是一所什么樣的大學?在北航會有什么樣的收獲?此時此刻,我想你們每個人心中都有這樣的疑惑。對于這些疑惑,“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更愿意用“使命”、“基因”、“氣質”和“胸懷”這四個關鍵詞作出回答。
北航使命,在于空天報國的擔當。為國而生,是北航與生俱來的初心。面對抗美援朝戰爭敵我空軍力量對比懸殊的不利局面,“急需辦一所航空大學”,周恩來總理親筆批示,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應運而生。建校之初,篳路藍縷,師生們工棚里上課、路燈下讀書、田野里試驗,“大戰一百晝夜”,成功把新中國第一架輕型客機“北京一號”、亞洲第一枚探空火箭“北京二號”、新中國第一架無人機“北京五號”送上藍天。與國同行,是北航堅定不移的決心。建校七十余年來,北航勇立潮頭、為國鑄劍,在神舟飛天、北斗組網、艦載機騰空、大飛機制造等大國工程中做出了突出貢獻;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共培養了89位“兩院”院士、300余位型號總師總指揮以及25萬余名優秀畢業生,每年超過1/2博士生和1/3碩士生畢業后投身國防事業,載人航天工程超過1/3的骨干力量出自北航,你們所熟知的神舟十六號航天員、首位載荷專家桂海潮教授就是其中一員。北航人不辱使命、挺膺擔當,“空天報國”是北航最鮮亮的精神底色。
同學們,當前我國正朝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闊步邁進,你們必將大有可為。有責任有擔當,青春才會閃光。希望你們把握好先賢前輩們“空天報國”的接力棒,將個人的理想主動融入祖國和人民的需要,把拳拳愛國之心化為空天報國之行。
北航基因,在于敢為人先的創新。在北航,創新是一種自覺。教室里寫滿推導公式的黑板上,凌晨新主樓從不熄滅的燈光里,實驗室內孜孜不倦的身影中,無不蘊含著師生們潛心科研、敢于創新的激情與火花,百余名研究生在校期間成為國家科技獎勵署名獲獎人。在北航,創新更是一種傳承。當你們走進校史館,看到聽到最多的一定是北航的創新成果和創新事跡,三代人的“中國心”、三代人的“長鷹志”、三代人的“陀螺夢”、三代人的“電磁魂”,不僅是接續創新的北航佳話,更是助力新一代戰機沖破蒼穹、衛星導彈心明眼亮、尖端裝備護衛海疆的國之重器。近二十年來,學校獲國家科技獎勵一等獎15項,其中技術發明一等獎9項,居全國高校之首,一大批重大創新成果直接應用于國防建設和國民經濟主戰場,“大平臺、大團隊、大項目、大貢獻”的科技創新“北航模式”廣受社會贊譽。剛剛發言的石曉榮校友,大三就深度參與飛行控制方面的研究,全方位鍛煉了創新能力,為后來在國家急需關鍵領域攻關創新奠定了堅實基礎,30歲即擔任重點項目副總師。北航人追求卓越、奮斗不息,矢志創新的腳步遍及天臨空地。
同學們,好學生的一個基本標準,就是“好學”。創新絕不會信手拈來、一蹴而就,需要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希望你們帶著疑問學習、開展探究學習,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在北航濃厚的創新環境中培養創造性精神、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性能力,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實現人生的新突破。
北航氣質,在于兼收并蓄的包容。1952年,來自全國的航空精英匯聚柏彥,合而為一創業興學,孕育了北航寬厚兼容的大氣品格。七十余年弦歌不輟、歷久彌新。今日的北航更加開放多元,京杭兩地三校園同步辦學發展,理、工、文、醫不同學科融匯交叉,五湖四海、世界各地的思想文化碰撞爭鳴。今日的北航更加豐富多彩,通識教育、專業教育相得益彰,上百個國家級、省部級重點實驗平臺為你們敞開大門,“馮如杯”“航天文化節”“北航大講堂”等特色活動齊頭并進。今日的北航更加活力飛揚,每年千余支實踐隊伍奔赴祖國各地,指引你們在社會大課堂中練本領、長才干;“遠航計劃”、暑期學校等國際交流項目,帶領你們走出國門與世界頂尖強校的師生同臺競技、切磋交流。北航人兼容并包、生機勃勃,在和諧融洽的良好氛圍里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同學們,人生是“曠野”而非“軌道”,大學生活更不是一道只有標準答案的單選題,每個選擇都可能成就不同的精彩。希望你們都能找到自己的坐標,堅定努力的航向,在碰撞交融中增長本領、開拓視野,不斷豐富自我,拓展人生的象限。
北航胸懷,在于至深至純的大愛。在北航,總有一些人和事讓我們深受感動、心存感激。剛才發言的張有光教授,把自己對教學的執著和熱愛傳遞給他人,積極擔任學校青教賽總教練,身體力行幫助青年教師成長;還有學校首屆“立德樹人成就獎”獲得者高鎮同院士,長期捐資助學,累計捐款兩百多萬元,支持一批又一批青年學子實現夢想。這種境界,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博士生張權同學,一年內先后捐獻了造血干細胞和淋巴細胞,用愛心為生命續航;法學院本科生王禎元同學,今年暑假在暴雨洪水中逆流而上,積極參與救援隊伍,累計轉運80余名受困群眾。這種行動,舍己為人、奮不顧身。來自北航海南校友會的73名校友,飲水思源、熱心教育,在當地中學建立了長期幫扶計劃,十年來共有756名貧困學生因此受益。這種善舉,心系公益、回饋社會。北航人尚德向善、修身立人,用實際行動彰顯了大愛無疆的正能量。
同學們,做人做事做學問,做人是第一位的。大學是錘煉個人品德、涵養社會公德、樹牢熱愛祖國和人民大德的關鍵時期。希望你們時常用真善美來雕琢自己,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踏踏實實修好品德,努力成為心中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
同學們,未來屬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從今天起,你們的學習生活就要啟程,還有更高深的學問、更廣闊的天地等著你們去探索和感悟。我相信,你們將在北航這片沃土的滋養下,勇擔北航使命、傳承北航基因、塑造北航氣質、涵育北航胸懷,沐風而行、向陽綻放,歷練成長為具有鮮明北航烙印和深厚北航精神的棟梁之才!
最后,衷心祝愿大家在北航學有所成、生活愉快。北航永遠是你們溫暖的北航,我和學校所有老師將陪伴你們一起成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