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看久久黄色一级片,人人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亚洲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奮力譜寫“教育強國 北石化何為”新篇章

2023年09月15日19:07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奮力譜寫“教育強國 北石化何為”新篇章

  “現在宣布,獲得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行業科學技術一等獎的是,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流程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3月15日,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行業科學技術獎與專利獎頒獎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該項目立足國家戰略和首都城市能源安全需求,實現油氣管網生產裝置“安、穩、長、滿、優”運行,為首都城市能源安全提供了技術保障。這是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簡稱“北石化”)在服務國家和新時代首都發展中所取得的又一豐碩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該校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首善標準落實教育強國戰略部署,把高質量發展作為生命線,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科研創新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努力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為新時代首都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

  學校黨委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堅決落實市委、市委教育工委關于教育強國建設的工作部署,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新時代“首善之區工程師搖籃”,以實際行動回答好“教育強國建設,北石化何為”。

  學校召開學科建設和研究生教育工作大會

  黨建引領

  為高質量發展提供組織保障

  學校黨委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牢記“看北京首先要從政治上看”的要求,充分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職責,將黨的領導落實到辦學治校全過程各方面,將組織優勢有效轉化為發展動力和發展優勢,形成了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良好局面。

  學校黨委聚焦“有組織人才培養、有組織科研、有組織社會服務”,不斷深化“人才培養為核心、學科建設為龍頭、科研創新為動力、隊伍建設為關鍵”的高質量發展路徑和舉措,推動學校重點難點工作不斷取得突破。

  持續推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提升。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抓住決策關鍵環節,全面構建了校院兩級議事決策機制,整合重要決策事項清單一覽表,形成了“2+2+1”決策制度體系。

  領導班子深入基層,團結務實,改革創新,著力破解制約學校事業發展的瓶頸問題。構建全鏈條干部工作體系,實施干部“能力鍛造工程”,干部隊伍結構不斷優化、能力素質進一步提升。

  學校黨委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以小切口推動大轉變,“三位一體”系統化推進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形成黨管人才生動實踐。健全分類評價制度,制定《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十四五”期間崗位聘任和管理工作實施意見》等“1+8+5+11”制度文件,實現人盡其才、人崗相宜,將組織優勢有效轉化為發展動力和發展優勢。

  黨員干部實地學習領悟“千萬工程”深刻內涵

  立德樹人

  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也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核心課題。學校黨委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從專業、課程、平臺、能力、機制等方面入手,完善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人才培養體系,提升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培養“思想純良有品質、科學素養有內涵、技藝精湛有特色、攻堅進取有膽識”的新時代首善之區工程師。

  學校扎實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深化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探索形成“協同有機制,活動有品牌,實踐有基地,育人有成效”的北石化思政課特色育人模式。全面推進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實行“一支部一課程一特色”,形成了“門門有思政,人人講育人”的生動局面。用心、用力、用情打造“一站式”學生社區。

  深化實踐育人。聚焦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高精尖產業發展對首善之區工程師培養的要求,研究制定北石化體美勞育人實施方案,完善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協同育人機制。以工程師培養實訓基地建設為牽引,打造校內智能化全新工程教育教學場景,有組織強化大工業場景和高精尖產業實踐基地的支撐,推動實踐課程理念、內容、方式等全面升級,全力提升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

  據悉,學校還以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為重點,研究現有產業學院在校企協同機制、共建課程、“雙師型”隊伍建設、產學研融合等方面的問題,推動“一學院一產業學院”建設,與地方政府、行業企業等多主體共建共管,聯合培養具有大國工匠情懷和首都主人翁意識的新時代首善之區工程師。

  學校人工智能研究院學生正在開展研究能力訓練

  學校參加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6周年儀式

  科研創新

  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提升教育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力、貢獻力。學校充分用好教育、科技、人才、文化等要素資源,聚焦加強“四個中心”功能建設,牢牢把握新時代首都發展的歷史機遇和廣闊空間,召開學科建設和研究生教育工作會議,積極主動調整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建“大平臺”、組“大團隊”、做“大項目”,推動教育鏈、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將教育要素資源優勢轉為北石化高質量發展優勢。

  高質量謀劃醫藥健康交叉學科平臺,以化學工程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3個一級學科為支撐,輻射生物與醫藥、人工智能、安全工程、環境工程、能源動力和工商管理等相關學科,打造特色鮮明醫藥健康學科群,攻關醫藥健康產業底層技術壁壘,培養有醫藥健康特色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切實提高學校辦學層次和學科核心競爭力。

  高質量謀劃《服務首都安全運行與高質量發展的應用型本科專業復合人才培養特色實驗項目建設》,聚焦危險化學品安全、市政能源運行安全、市政工控信息安全、城市環境安全、應急與風險管理五大應用場景,基于“人工智能+”和“+安全應急”雙翼驅動策略,推動安全工程、安全生產監管(新申報專業)、能源與動力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自動化、物聯網工程,環境工程、大數據管理與應用等專業形成特色專業集群,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學科集群優勢更加明顯。

  打造一批產學研融合的創新科研團隊。學校出臺系列文件,鼓勵跨學院(部)組建科研團隊,開展交叉科學研究和課程共建共享,提升科研創新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

  推動科學研究的有組織,建立重大課題組織機制,集聚力量進行應用型關鍵技術與共性技術的科技攻關,組織提出一批高精尖科研任務。重點進行500萬元以上大項目、國家級重點項目、國家級獎項的科研攻關,推動學校與重點園區、龍頭企業的產學研深度融合。

  由宇波教授領銜的低碳節能環保教師團隊成功入選第三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陳家慶教授帶領團隊成員正在開展管式天然氣脫水露點控制室內模擬實驗

  靳海波教授為學生講授“丙烯二聚合成技術”

  碩果累累

  譜寫教育強國建設北石化新篇章

  學校主動對接融入服務北京“四個中心”功能建設,為新時代首都發展提供高素質的人才支撐、高水平的技術支持、高質量的成果轉化,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黨建、教學和科研成果。

  “基礎扎實、成效顯著”是學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標準入校檢查的評價。7月,學校黨委研究報送的5項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經驗做法和案例入選2023年北京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經驗做法匯編。1個教工黨支部入選全國黨建工作樣板黨支部,1個黨組織獲評北京高校先進黨組織。9月,學校由宇波教授領銜的低碳節能環保教師團隊成功入選教育部第三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學校先進連接技術與智能裝備研究團隊榮獲“北京市工人先鋒號”。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7月7日,嘹亮雄壯的抗戰歌聲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唱響。作為首都高校唯一代表,81名北石化學子代表首都大學生,用振奮人心的旋律抒發當代青年大學生逐夢新時代的志向。全體師生高標準完成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6周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及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服務保障工作,高質量完成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志愿服務保障工作。獲全國“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單位、“青年服務國家”首都社會實踐優秀單位等榮譽。每年2500余人次在省部級以上學科競賽中獲獎,實現“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突破。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就業率連續多年位于北京市屬高校前列。

  今年,學校工程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全球排名前1%,實現學科建設新突破,工程學進入國際高水平學科行列。與清華大學共建機械工程學科,入選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學校累計獲批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等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生物與醫藥、資源與環境等7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類別,是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學校積極推進專業轉型升級,新申報智能制造工程、安全生產監管等5個本科專業。3門課程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60%可開展認證的專業通過了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近85%招生專業成為國家級和北京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學校科研創新取得歷史性突破。自2022年以來,學校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國家級行業學會一等獎7項,實現獎級、數量歷史性突破,社會聲譽和影響力得到極大提升。今年7月,陳家慶教授領銜的團隊合作研制的處理量120噸/天管式動態旋流分離器工程樣機連續從南海潿洲(WZ)12-1油田轉場渤海曹妃甸(CFD)11-1油田,在150小時連續運行測試中展示了優異的分離性能,極大地提升了我國油氣開發工程安全保障和綠色環保分離工程配套設備的自主設計研發水平。

  以陳家慶教授領銜的環保多相流高效分離技術與設備研究團隊、靳海波教授領銜的過程強化與功能材料設計科研團隊、宇波教授領銜的能源高效利用與清潔能源工程應用團隊等科研團隊為代表,學校涌現出一批專注科研、聚力實踐的科研創新團隊。今年以來,學校競爭性科研經費到款額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長超過25%,創歷史新高。同時,深化與市應急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合作,與大興區政府、燕山石化等續簽戰略合作協議,與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成立“京南大學聯盟”并發布科技成果40余項。助力首都安全與應急管理。特種機器人團隊助力大興國際機場、北京2022年冬奧會等重大項目建設,環境工程專業項目助力大興區綠色低碳發展。持續多年對大興區小黑垡村、房山區官地村開展“引智幫扶”工作,助力鄉村振興。

  (文/顧昕昕 王莉鑫 李林琳 圖片/張世英)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