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學術資源共建共享平臺正當其時
11月1日是中國科學院建院74周年,也是在這一天,PubScholar公益學術平臺正式發布。這個全新的公益學術平臺由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學出版社)為主建設。上線首日,訪問量即達876萬次,11月3日的單日訪問量達到2141萬次。
PubScholar公益學術平臺創新了學術資源共建共享模式,是對高質量公益性學術資源旺盛需求的回應。人們期待以此為契機,進一步降低科技文獻資源獲取成本,讓公共財政支持的創新成果真正實現共享。
約1.7億篇可檢索資源、約8000萬篇免費全文資源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主任劉細文介紹,經過一年多的建設,PubScholar公益學術平臺首期整合了中國科學院主辦的期刊數據、出版圖書、學位論文、研究所的倉儲數據、ScienceDB數據中心的數據,以及開放獲取環境下允許集成服務的學術資源,協議授權或其他合作共建模式獲得授權的學術資源,“目前可檢索的資源量約1.7億篇,可免費獲取的全文資源量約8000萬篇,包含期刊論文、學位論文、預發布論文、專利文獻、領域快報、動態快訊、科學數據和圖書專著等類型”。
目前上線的PubScholar公益學術平臺有六大功能:公益性學術資源的集成檢索發現、可獲取全文資源的多途徑導航、集成科大訊飛翻譯引擎、主動推送領域高價值文獻、個性化學術資源的組織管理和開放型學術資源的交流與共享。
未來,PubScholar公益學術平臺資源將更豐富、功能將更強大。劉細文說:“后續二期建設將繼續豐富學術資源,完善服務功能,持續提升精準、智能、高效和易用服務能力,努力發揮好聚資源、塑模式、建生態、促創新的作用。”
打破科技文獻資源商品化、壟斷化的嘗試
科技期刊和科技數據庫,特別是一些國外科技期刊和數據庫的訂閱費用不斷上漲,其價格之高,讓很多高校和研究機構都無法支持,只能棄訂。無奈之余,不少人提出,為何公共資金資助的科研成果,不能為公眾所享?
劉細文說:“這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和警惕的問題。作為全社會科技創新基礎支撐的科技文獻資源商品化、壟斷化日趨突出,科研機構采購科技文獻資源費和使用門檻也在逐步提高,科研人員和社會各界有效獲取科研創新成果信息的難度逐漸加大。”
構建PubScholar公益學術平臺,正是為解決這一問題做出的嘗試。劉細文介紹,這一平臺是“舉全院之力、聚各方資源打造的普惠性公益性學術資源平臺,旨在為我國科技界和全社會提供高質量的公益性學術資源,提供學術資源檢索發現、內容獲取和交流共享等基礎服務。未來,平臺也將堅守公益性學術服務定位,堅持國際通行標準,充分尊重知識產權,匯聚更多高質量、多類型學術資源,積極促進公共資金資助的科研成果及時開放共享。”
這樣的嘗試,也受到了高度評價。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主任許倞說:“它能夠實現全面支撐我國科技界和全社會學術資源的共享、交流、利用,能為實現國家科研創新資源保障的自主可控與安全保障提供有力支撐,也為加快建設國家科研論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臺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期待更多機構、組織和科研人員加入
PubScholar公益學術平臺的目標,是成為中國優質公益學術資源的聚集高地和全球優質公益學術資源的匯總索引。要實現這個目標,僅有中國科學院一家的努力是不夠的,劉細文說:“我們也深知平臺現有數據量和功能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未來將加大投入,繼續在公益性學術資源平臺建設中發揮重要引領作用,也呼吁更多有識之士加入我們。”
為此,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發出了《獲得公共資金資助的科研成果及時開放獲取的倡議》和《公益學術平臺合作共建邀約》,邀請“更多的科研組織、期刊出版同仁以及廣大科研人員和公眾積極參與到平臺的建設和使用中,實現共建共享和可持續發展,推動更大范圍的學術資源共享和知識傳播”。
如何打破已有的利益格局?如何在尊重知識產權的前提下,實現最大程度的共享?公益平臺怎樣實現良性運轉?這些問題都要在持續的研究和實踐探索中加以解決。
劉細文建議,統籌推進公益學術資源平臺建設的中國方案。“應強化平臺與其他機構、平臺的互聯互通,探索建立平臺與科研機構、平臺與期刊界、平臺與出版界之間數據共享交換的運行機制,兼顧傳統模式的同時,協同打造我國學術資源公益服務新生態。”許倞則提到,要著力建設智慧公益學術資源生態體系,推進制度建設和技術標準體系建設,創造良好的公益學術交流環境。
公益學術資源平臺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PubScholar公益學術平臺剛剛邁出第一步。劉細文說:“我們應緊緊抓住科技變革的良機,順應創新發展的大潮,讓科技成果、科技文獻資源更有力地支撐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記者 齊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