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樂學院黨委書記于紅梅主講“開學第一課”
10月13日下午,中央音樂學院黨委書記于紅梅教授以“傳央音薪火,做時代新人”為主題,在教學樓201為學校近200名學生講授“開學第一課”。
于紅梅寄語剛剛軍訓結營的學生:“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這是天道酬勤的定律。相信這兩周的辛苦會成為你們寶貴的人生經歷和精神財富”。隨后,她以“央音的紅色基因來自哪里?”“央音作為一所名校,它的魅力何在?”“面對文化強國的新要求,央音要發揮什么作用?”“作為央音新人,該如何成長?”等問題開場,與學生們分享她對這些問題的思考與理解。
央音的紅色基因來自哪里?
于紅梅以央音校史為始,指出央音作為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的重要傳承單位,與魯藝血脈相連。央音正是在延安這塊革命圣地的精神滋養中扎根成長,紅色基因始終指引著學校的辦學方向。
于紅梅指出,七十余年來,央音人始終把“為人民服務”看作自己的天職,從《紅色娘子軍》到《草原英雄小姐妹》,從《歌唱祖國》到《我愛你中國》,在共和國風雷激蕩的奮斗史上,一代代央音人前赴后繼,創作了大量的紅色經典作品。
新時代,央音在偉大思想的指引下砥礪前行。近年來,學校創辦了“5.23藝術節”和“10·15藝術節”,兩大藝術節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力,為繁榮我國的文藝教育事業,也為推動中國音樂、文藝發展做出貢獻。
課堂上播放了俞峰院長指揮的《黃河大合唱》、冬奧會開幕式主題曲《雪花》及于紅梅書記擔任獨奏的二胡協奏曲《長城隨想》的片段,引起了同學們的強烈共鳴。
央音作為一所名校,它的魅力何在?
于紅梅用三句話分享了她對這個問題的思考。
首先是“大學之大,在于大師”。中央音樂學院歷來注重修德研藝,學校人才培養的成果得益于馬思聰、廖輔叔、沈湘、林石城、林耀基、吳祖強、周廣仁、藍玉崧、于潤洋、鄭小瑛、王次炤、俞峰等一批批名家大師的言傳身教。中央音樂學院的底蘊與精神就是靠大師們塑造、引領、播撒、傳揚的。二是“德藝雙馨,以德為先”。“立德樹人”是黨中央在新時代對教育根本任務的新概括,也是對學校德育地位和作用的新認識,對學校教育的新要求。“唯樂不可以為偽”,沒有情感的真實,沒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不可能產生真切動人的音樂的。三是“既明大德,也嚴私德”。于紅梅闡釋了“明大德、嚴私德”的重要性,闡釋了“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從藝先做人”的深刻道理。
面對建設文化強國的新要求,央音何為?
一代代央音人始終與黨和國家同心同德,風雨共濟,把智慧、汗水揮灑在祖國、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于紅梅進一步引發同學們思考:身處新時代,面對新的文化使命,央音要發揮什么作用?
于紅梅指出,中央音樂學院作為中國專業音樂教育的國家隊,是中國音樂的“旗幟”。在引領中國音樂文化發展,踐行國家文化戰略方面承擔著責無旁貸的歷史重任。
于紅梅強調,央音不僅是一塊培育音樂人才的沃土,還是中外文化傳播交流的“橋頭堡”和對外交流的紐帶。近年來成立的“中國音樂創作中心”推出了一批具有中國風范的高峰作品,在世界舞臺上的精彩亮相,展示了學校師生強大的創演實力,是學校踐行“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理念的具體體現。學校秉承國際化的辦學理念,構建起了對外開放的多元化格局,與多所世界一流音樂學院建立了務實合作關系,并積極拓展海外合作辦學。
作為新的央音人,該如何成長?
作為一名藝術類專業大學生,身上肩負著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使命,對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有著必須要承擔的責任。于紅梅深切寄語學生:希望大家做有情懷、有擔當、有本領的央音人。
“央音是同學們的堅強后盾和溫暖港灣,愿你們懷揣音樂夢想,從央音揚帆起航,去往更輝煌的遠方。”
“開學第一課”后,于紅梅前往思政部召開現場辦公會,了解思政部建設情況及本學期工作開展計劃,思政部教師于競游做了工作匯報。于紅梅強調,思政課建設事關黨和國家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事關民族復興大任。央音的思政課教學要貼近音樂、貼近音樂院校,有針對性展開教學。同時,思政課教師要走出校園、書房,深入到生活中去,感受新時代偉大成就,把新時代偉大變革講深刻、講鮮活、講生動。
中央音樂學院黨委副書記苗建華出席“開學第一課”和思政部現場辦公會。
來源:中央音樂學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