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看久久黄色一级片,人人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亚洲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2023年度中國十大學術熱點

2023年12月29日09:01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歸納、總結和梳理年度學術熱點,既是對一年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系統回顧,也是對現實焦點問題、深層理論問題的關注和聚焦,有助于為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提供智力支持。2023年度中國十大學術熱點,經過學界推薦、文獻調研、專家研討評議等程序,現已評選出來。今予公布,以饗讀者。

熱點1 習近平文化思想研究

入選理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了系統謀劃和部署,推動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文化建設方面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2023年度,學術理論界圍繞習近平文化思想進行了深入研討。1.深入闡釋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探討其在黨的宣傳思想文化事業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意義。2.圍繞“第二個結合”“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新的文化使命”“鞏固文化主體性”等重要理論命題開展研究,系統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創性貢獻。3.圍繞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等重要實踐議題,探討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實踐路徑。4.從中華文明發展史和人類文明發展史的寬廣視野出發,探討中國式現代化與人類文明新形態、文化主體性與文明多樣性、文明交流互鑒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系。

專家點評:習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重大政治意義和深刻學理內涵。2023年度,學術理論界圍繞習近平文化思想進行了較為全面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諸多成果。1.對習近平文化思想形成過程的研究。通過梳理習近平總書記就文藝工作、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文化傳承發展等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講話,以及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黨中央召開的會議、作出的決策部署,研究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過程。2.對習近平文化思想基本線索的研究。認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構成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線索。3.對造就新的文化生命體的研究。認為新的文化生命體在內容上以中國式現代化實踐為基礎,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同時把外來文化的合理因素本土化。4.對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研究。認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生成的,是對擁有5000多年歷史的中華文明的繼承和升華,并借鑒和吸收了人類文明的有益成果。5.對新的文化使命的研究。探討了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的方法路徑。面向未來,推動對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研究向縱深發展,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兩個結合”的關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全人類共同價值關系等議題的研究。

(點評人: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楊耕)

熱點2 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

入選理由: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歸根結底是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2023年度,學術理論界圍繞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主要從以下方面開展了研究。1.何謂“自主的知識體系”。認為自主的知識體系應內生于本國歷史文化、社會實踐和認識過程之中,體現為具有主體性、原創性的價值體系、概念體系、話語體系、理論體系等。2.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的必要性。認為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是回答當代中國和世界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應有之義,是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基礎,也是反思和批判西方知識體系文化霸權的必然要求。3.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的路徑。認為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立場,扎根中國本土實踐和歷史文化傳統,秉持問題意識,遵循知識的演進規律和知識體系的生長規律,不斷創新研究方法與研究范式。

專家點評:2023年度,學術理論界圍繞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掀起研究熱潮。一方面,在理解“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的科學內涵方面形成了高度共識,認為其首要之義在于“中國自主”,即立足中國、觀照中國、扎根中國,堅持中國問題導向,回應和解決中國問題;另一方面,哲學社會科學各學科均開展了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的微觀和實證研究,積極提出建構自主的知識體系的原則和路徑,并圍繞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與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內在關系、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與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的內在關系等進行廣泛研究。當然,學術理論界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尚處于初始階段,許多方面仍有待深入探索,今后應重點關注以下幾點:1.在中國文化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聯動中,科學把握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的基本原則、科學方法和實踐進路。2.在建構自主的知識體系的過程中,處理好“中國自主”與“借鑒外來”的關系問題。3.結合各具體學科或領域的特點,提煉標識性概念,總結原創性學術命題、學術觀點、學術標準和學術話語。4.把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與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有機結合起來,提出更為具體有效的建設方案。

(點評人: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哲學院教授郝立新)

熱點3 “三大全球倡議”的時代價值和實踐路徑

入選理由:2023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議”。這一重大倡議,與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和2022年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議”,共同構成“三大全球倡議”,是對“人類向何處去”的世界之問、歷史之問、時代之問的中國回應。2023年恰逢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和“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在此時間節點,學術理論界圍繞“三大全球倡議”進行了廣泛深入研究。1.“三大全球倡議”的學理價值!叭笕虺h”是習近平外交思想不斷豐富發展的最新成果,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理論指引,彰顯了中國同世界各國共走現代化之路的信心和決心。2.“三大全球倡議”的實踐路徑。學者們圍繞減貧、糧食安全、全球衛生等領域的國際合作,圍繞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體系和國際秩序,圍繞共同搭建全球文明對話合作網絡等,探討“三大全球倡議”的落地落實。

專家點評: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相互激蕩的背景下,2023年度,中國學術理論界不斷深化對“三大全球倡議”時代價值的挖掘和實踐路徑的探索。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是對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的闡釋與深化,體現了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的世界性知識貢獻,也彰顯了中國學術理論界研究視野的全球性拓展和對人類社會前途命運的深切關注。面向未來,學術理論界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不斷推動“三大全球倡議”等中國話語轉化為人類知識譜系中具有普遍意義的概念和命題。為此,需要進一步深化對發展問題、安全問題和文明問題的基礎理論研究,推出更多原創性學理成果,促進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與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的互鑒與互構。同時,中國學者應將更多當今人類社會和世界各國面臨的具體問題與挑戰納入研究議程,在高質量推進區域國別研究和全球治理研究的進程中,為解決發展、安全、文明等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

(點評人: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副院長、教授張驥)

熱點4 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多維度研究

入選理由:講清楚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起源、形成與發展,揭示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演進規律,有助于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堅實有力的學理支撐。2023年度,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研究從多個層面得到拓展深化。1.研究理論與方法不斷完善。提出研究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必須堅持正確的中華民族史觀,綜合運用歷史學、民族學、社會學、人類學等多學科研究方法,科學揭示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的歷史過程。2.研究維度不斷拓展。從文明探源、民族考古、公眾考古、邊疆史、民族史等多角度,利用邊疆、民族地區豐富的考古發現和民族文獻史料,客觀呈現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塑造中華文明的基本史實。3.研究內容不斷深入。細致探討不同歷史時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其演進過程,準確把握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歷史演進規律、脈絡與方向。

專家點評:2023年度,有關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研究備受學術理論界關注,并呈現出幾個鮮明特點。1.學科交叉屬性強。除歷史學者外,馬克思主義理論、民族學、考古學、語言學、社會學等學科領域的學者都有廣泛參與。2.研究內容兼具寬度和深度。研究廣泛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領域,運用扎實的理論方法和先進的科技手段,深入挖掘、整理和探究各民族之間以及各民族內部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實。3.創新性突出。突破了側重于單一民族個性、差異性的研究范式,真實呈現中華民族發展進程中的共同性和整體性特征。面向未來,應在強化多維度研究的基礎上,不斷建構中國自主的中華民族共同體史料體系、話語體系、理論體系,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引向深入。一方面,加強多語種史料的挖掘和整理,在多學科聯合攻關上繼續下功夫。另一方面,進一步擴大研究的對象和區域,既關注漢族與少數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史,也加強對少數民族之間及其內部交往交流交融史的研究;既關注傳統邊疆地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也深化中部及東南沿海地區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

(點評人: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教授彭勇)

熱點5 出土文獻整理與先秦秦漢文學研究新進展

入選理由:出土文獻對古代文學研究意義重大,每每引發新的學術研究生長點,并有助于解決一些學術史上長期爭論的疑難。2020年“;韬啞薄对娊洝凡牧瞎,2021年湖北荊州王家嘴新出土楚簡《孔子曰》和《詩經》文獻,2022年《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二)》(安大簡)整理公布,2023年清華簡第十三輯整理公布……這些文獻的出土和整理,推動了先秦秦漢文學研究取得新進展。2023年度,相關研究及其成果主要體現在:1.安大簡《詩經》與傳世《詩經》的異文異序問題,及其反映出的寫本時代先秦文獻文本的非穩定性。2.安大簡未見于傳世文獻之“侯”風的相關研究,包括對其來源的猜測,其與《魏風》《唐風》的關系、與晉之關系、與魏文侯之關系等。3.海昏侯墓出土的“詩序”研究,為更好理解戰國秦漢《詩》學詮釋及序、傳體式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參照。4.王家嘴新出土楚簡《孔子曰》與《詩經》文獻的初步整理與介紹。

專家點評:近些年出土的大量新文獻,對中國文史學界影響巨大。一方面,新出土文獻很多屬于佚籍,為文史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新史料;另一方面,新出土文獻呈現了早期經典的原生形態,有助于重新探討中華原典的生成和演變,明晰中國古籍流傳與變異的一些基本規律,而基于這些規律,我們可以上溯三千年乃至甲骨文之前口耳相傳時代的文明,進而把握中華文明的起源、特色及其影響。目前的研究集中于以下方面:1.文字考釋和文本解讀。文本的科學解讀是研究的基礎和起點,而考釋的精密化和人工智能的輔助,使出土文獻釋讀水平不斷提高。2.早期文本的生成和經典化研究。新出土文獻為研究早期經典尤其是詩類文獻的經典化和流傳提供了豐富資料。3.重新估價中國早期文學。如北大秦簡《酒令》《隱書》《教女》等蘊含的生活氣息,充分顯示了中國文學的審美意趣,有助于重新揭示古人的書寫能力和文學觀念。繼續深化這一領域的研究,可從以下方面著力:推進多學科深度融合,開展文字、文本、文明對話;對文學史料進行分類整理和深度研究,以進入早期文學發生的歷史現場和文本語境;全方位進行理論建構,挖掘中國早期文學特征,并與西方相關理論開展對話。

(點評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一級教授劉躍進)

熱點6 新興科技的倫理審度

入選理由:新興科技的迅猛發展,在給人類社會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一系列挑戰。比如,人工智能是人類的造福工具還是終結者?基因技術或人類增強技術會不會改變人性?如何防范新技術可能帶來的倫理風險?面對新興科技與人類社會深度融合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相伴而來的倫理問題,2023年度,學術理論界從多層面、多維度進行了積極探索。1.梳理和構建科技倫理理論體系,明確相關標識性概念的內涵框架、路徑特點,確立系統化、規范化、科學化的科技倫理,為新興科技的發展明確倫理邊界。2.圍繞與新興科技發展相關的倫理先行、責任公平、消除歧視等議題展開探討,關注新興科技給人類社會倫理道德帶來的影響與挑戰,并進行后果分析與前景預判。3.深入研究新興科技倫理治理的模式路徑、作用機制等問題,不斷推動科技向善、造福人類。4.聚焦各類新興技術如腦機接口技術、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技術、算法設計等在應用過程中產生的具體問題,探討其潛在的倫理問題。

專家點評:科技創新對社會、個體和環境的道德影響,在2023年度成為學術理論界廣泛關注的議題,并聚焦于以下領域:1.人工智能倫理。探討智能系統和算法的倫理問題,包括透明度、公平性和權力分配等。2.生物技術倫理。探討基因編輯、合成生物學帶來的倫理挑戰,以及生命科學的技術進步對醫療、環境和社會的影響。3.數字權利與隱私。探討大數據、物聯網、生物識別技術等帶來的倫理挑戰。4.氣候科技倫理。探討應對氣候變化的技術解決方案的倫理和社會影響。面向未來,應針對實踐場景中的若干問題,提出有效的學術解決方案。1.面對技術的不斷迭代升級,應著眼于建立更加完善的倫理框架開展研究,以更好應對不同領域的技術創新。2.實踐中,對新興科技的倫理考量往往滯后于技術創新,應深入探討如何以更有效的機制評估新興科技給社會、經濟和環境可能帶來的長期影響。3.探討如何促進公眾參與、凝聚各方智慧,以提升科技倫理治理的科學性。4.研究如何加強國家間、行業間、學科間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倫理挑戰。

(點評人: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劉大椿)

熱點7 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現代金融監管

入選理由: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建設金融強國,推動我國金融高質量發展,就要堅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加強金融監管。2023年度,經濟學界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圍繞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現代金融監管展開深入討論。1.探討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現代金融監管的重大意義,認為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事關安全與發展大局,現代金融監管體系是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屏障。2.從監管框架、監管職責、監管重點以及中央-地方協同等角度剖析此輪金融體制改革的重點內容,認為由機構監管轉向功能監管與行為監管,更有利于全面防范金融風險,有利于保護金融消費者,有利于中央-地方監管協調。3.結合銀行、房地產以及政府債務等領域風險防控的重點難點問題,對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提出對策建議,認為現代金融監管在做好金融監管部門之間、不同行業之間、中央與地方之間的協同之外,還應統籌做好國內外金融監管。

專家點評:2023年度,圍繞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現代金融監管,經濟學界聚焦三大問題開展了廣泛深入探討。1.闡釋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高質量發展、中國式現代化的關系。認為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對金融創新、金融安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回應;構建現代金融體系就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服務實體經濟、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2.多維度剖析我國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的原因、內容和目標。強調必須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分析了新一輪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確立的立體式監管框架。3.提煉總結具有中國特色的金融理論,推動建構中國特色金融學科自主的知識體系。面向未來,這一領域的研究可以從以下方面拓展:研究金融創新發展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的底層機理;探討如何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筑金融與經濟共生共榮的良性循環機制;研究如何增強金融體系韌性,筑牢中國式現代化的金融安全保障;探索如何優化金融體系監管,統籌金融創新與金融安全,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等。

(點評人:南開大學黨委副書記、教授梁琪)

熱點8 數據確權授權法律機制的構建

入選理由:2022年12月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簡稱“數據二十條”),肯定了我國法治實踐中數據權益保護的相關經驗,提出“推動數據產權結構性分置和有序流通”“推進數據分類分級確權授權使用”。目前,法學界圍繞數據流通帶來的權利、義務與責任變化開展了大量研究,但對于在理論上如何認識數據財產權益的性質,以及在立法上如何作出制度安排等尚未形成充分共識。其中,數據權屬是最核心、最基礎的問題。2023年度,圍繞數據確權授權及其法律機制構建的研究集中在以下方面。1.是否應獨立設定數據財產權益,以及數據財產應否確權、如何賦權。2.如何區分數據類型,針對不同數據類型應采用何種權益配置模式、保護模式。3.不同類型數據的權益主體如何界定、保障機制如何設置。4.不同類型數據授權(運營)的法律屬性、實現模式、功能定位與規范構建等。

專家點評:2023年度,法學界圍繞數據確權的必要性展開深入研討,基本厘清了對數據這一重要生產要素和經濟資源予以確權的社會經濟意義,認為有必要在國家立法層面加快落實“數據二十條”規定的確權政策,加速數據要素市場培育和高水平發展。同時,還對數據確權的具體方案展開了研究,闡釋了“數據二十條”確立的“數據產權結構性分置”政策的意涵和實施方案。相關研究明晰了數據要素生產流通過程中各參與方的正當權利主張、權利屬性、權利邊界和保護規則,為建構具有可操作性的確權授權規則提供了理論支撐;相關研究貼近數據要素的生產特征,分別確認數據來源主體的法定在先權利與數據處理主體的數據財產權利,并在此基礎上確認數據流通中各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關系,有助于建構一套既體系完善、又能滿足數據流通實踐需要的基礎法律制度。面向未來,應繼續深入觀察數據要素市場的交易實踐樣態,探討如何提升數據分類分級標準的可操作性,確保不同類級的數據在安全合規條件下流通交易。另一方面,加強有關數據登記的研究,探明數據登記的社會經濟功能、登記機構的運行機制和數據登記的法律效力。

(點評人: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王利明)

熱點9 數字地緣政治與國際傳播新形態

入選理由:當前,數字空間業已成為國與國之間競爭較量的重要場所,傳播權、話語權成為國家駕馭數字空間能力的重要支撐。伴隨國家政治權力向數字空間的延伸,國際傳播的行動邏輯不斷重塑;同時,信息傳播強大的空間穿透力,使得數字地緣政治超越了傳統地緣政治的疆域和框架,引發國家之間圍繞數字技術、網絡安全等展開全方位布局。2023年度,學術理論界主動回應全球秩序轉型時期的國家安全與發展需求,圍繞數字地緣政治與國際傳播新形態開展了大量研究。1.數字地緣政治的本質特征與態勢。概括了數字地緣政治的構成要素及其聯動機制,探討了技術、設備、平臺、數據、用戶等信息要素與地緣政治的互動關系。2.全球數字治理體系中的國家話語權研究。分析了數字技術標準、基礎通信協議、數據跨境合作、網絡安全治理、數字經濟壁壘等國際規則制度化過程中國家權力博弈的機制與路徑。3.認知博弈視域下的計算傳播研究。聚焦俄烏沖突、巴以沖突等國際熱點事件,探討社交機器人、算法、賬號管制等自動化技術所驅動的當代輿論戰新范式。4.審視媒介技術和傳播基礎設施與全球政治經濟結構的協同演化關系。追溯電報、海底電纜、衛星等信息技術與國際傳播網絡構建的歷史進程,考察媒介技術演進所牽連的以基礎設施、組織力量等構成的技術網絡變遷過程。

專家點評:在時代巨變的背景下,數字地緣政治所引發的國際傳播格局變化與秩序轉型備受學術理論界關注。2023年度,圍繞這一學術熱點,新聞傳播學科不斷拓展學術視野、框架設置和分析路徑,持續深化對數字技術、人工智能在其中所發揮的作用的研究。面向未來,這一領域的研究還可以從以下方面開拓和突破。1.“信息”背后有著厚重的經濟、政治、科技、軍事等內涵,對地緣政治中的種種“信息”,國際傳播研究不能僅關注其表面意象,更要深挖并揭示其內涵和本質,而這是目前該研究領域相對薄弱的方面。2.要從重視各種傳播技巧和策略的新聞傳播學單一學科研究,向綜合國際政治、國際關系等多學科研究的層面躍升,為塑造形式與內容相匹配的新形態國際傳播提供更加厚重的學理支持。

(點評人:中國傳媒大學政治傳播研究所教授荊學民)

熱點10 生成式人工智能與知識生產范式變革

入選理由: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刻改變了人類知識生產方式,呈現出主體從單一個體到群智協同、過程從經驗積累到數據分析、形式從原理形態轉向差異(交疊)形態的知識生產劇烈變革。在此背景下,知識的創造、整理與傳播更加高效和智能,知識生產過程中的人機協作更加密切,知識的開放共享更加普遍和容易,這推進了科學發現進程、擴展了科學理解途徑,也帶來了科技倫理挑戰。2023年度,學術理論界圍繞智能時代的知識生產與傳播機制及其帶來的知識觀、認識論的變革,展開了基于不同視角、不同層面的研討。1.智能知識生產范式的學理闡釋。主要研討了從AI1.0邁向AI2.0帶來的知識生產范式變革背后的認知透視、內容挖掘、價值衍生等,以及知識生態環境和知識技術體系的交匯重塑等。2.智能知識生產范式的創新建構。主要研討了人工智能應用于科學發展、科學研究的模型構建、風險治理、知識創新,以及從數據密集型第四科研范式邁向人工智能驅動的第五科研范式的核心議題、模式升級等問題。3.智能知識生產范式的路徑選擇。主要研討了人工智能時代知識生產變革可能隱含的數字偏見、價值失控、數字致癮等問題及其治理路徑,以及邁向這一范式變革中的人機共情共融共存發展路徑。

專家點評:生成式人工智能將對知識生產范式產生較為深遠的影響。圍繞這一主題,2023年度,學術理論界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智能知識生產范式變革的內涵闡發、路徑選擇等,涉及信息管理、知識產權、國家安全等多個不同主題。從整體上看,在理論或哲學層面取得的高質量研究成果相對較少,在實證科學層面對某些觀點進行深入探索的成果也不多?梢,圍繞這一話題的討論目前還處在探索階段,未來進一步的研究可聚焦以下方面:1.理論層面的進一步深化。例如,深入探討智能知識生產的本質特征,探討智能知識生產與傳統知識生產的不同之處,闡釋智能知識生產對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影響,研究智能知識生產與深度媒介化的關系等。2.運用一系列新的大模型方法,如深度神經網絡或計算文本等,將前期的探索性的成果向實證化方向推進。

(點評人: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研究院教授高奇琦)

(光明日報理論部 學術月刊編輯部 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

(責編:李依環、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