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看久久黄色一级片,人人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亚洲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張福鎖代表:科技小院永遠在路上

2024年02月19日09:17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云南大理古生村,晨光灑在洱海的湖面上,金光點點,水鳥嬉戲。每天清晨,一位特殊的村民會沿著湖邊漫步,他就是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福鎖。作為古生村的“榮譽村民”,他對古生村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充滿了感情。

去年全國兩會上,張福鎖提交了關于協同推進流域面源污染防控和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這份建議,正是源于他在古生村深入實踐的“洱海科技大會戰”。

2022年,張福鎖團隊以古生村科技小院為基地,匯聚全國30多家單位的300多位科研人員,共同發起了“洱海科技大會戰”。

他們調研村民用水情況,為村民做科學用水、垃圾分類的科普,增強村民的環保意識;給村民們做電商直播培訓,打造村落能人;挖掘古生村的文化底蘊,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推進鄉村支教工作,每月組織科技小院學生走進村里的學校,助力鄉村人才振興。

“實現農業面源污染防控與農業高質量協同發展,是落實‘減碳、降污、擴綠、增長’國家行動的重大任務,是推動鄉村振興、踐行生態文明思想、建設美麗中國的根本途徑。”根據調研和實踐,張福鎖在如上建議中提出。

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以來,張福鎖將推動科技小院模式的發展作為自己履職的重要工作。

科技小院由張福鎖帶領團隊于2009年在河北省曲周縣首創,16年來已拓展至全國31省區市千余個村莊。

2023年5月3日,對于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同學們來說,是一個永生難忘的日子。他們收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

“得到總書記的認可和肯定,是我們最大的幸運和幸福。”張福鎖在得知這一消息后無比激動,“總書記在信中用‘解民生、治學問’六個字來評價科技小院,這是對小院最好的詮釋,也是小院的院訓。”

這份殷殷關懷和諄諄囑托,讓科技小院的師生們備受鼓舞、干勁十足。而今,“在路上”的科技小院服務模式也從最初幫扶一家一戶的1.0模式,發展到通過科技賦能和人才支撐全面助力鄉村振興的3.0模式。

在位于曲周縣的全國第一個科技小院,張福鎖和同事們開啟了新的征程。

“2023年,我們在這里也開啟了一場‘科技大會戰’,第一件事情,就是創建‘綠色噸半糧田’,即通過綠色高效農業技術,使每畝地全年生產1噸半糧食。”張福鎖說。

緊接著,高效用肥、病蟲草害多元高效綠色防控……一系列新的技術在這里落地。就在2023年末,曲周縣第四疃鎮王莊村的種糧大戶王志成喜獲豐收,他的耕地全年每畝總產量接近3000斤,達到了令人欣喜的1.5噸目標。

張福鎖不僅將科技小院的經驗和做法帶到全國兩會上,還積極推廣科技小院模式,鼓勵更多的科研院所、高校專家投身農業農村事業。他堅信,只有科技賦能和人才支撐,才能實現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

截至2023年,中國農業大學已經在全國24個省區市的91個縣市區旗建立了139個科技小院。據不完全統計,科技小院先后引進創新了284項農業綠色生產技術,推廣應用技術的面積累計5.66億畝,節本增收累計達700多億元。

更可喜的是,科技小院已走出國門,與全世界分享中國的鄉村振興經驗。“目前,中非科技小院班已為10多個非洲國家培養了72名農學類研究生,并在馬拉維建成了4個科技小院。”張福鎖欣喜地說。

“推廣科技小院模式,鼓勵科研院所、高校專家服務農業農村。”今年,科技小院首次被寫進中央一號文件。

作為人大代表,張福鎖深知自己的責任和使命。科技小院服務鄉村、振興鄉村,仍在路上。今年64歲的張福鎖仍奮戰在科技小院的一線。“中國農業農村現代化事業正闊步向前,我們想用自己所學為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美麗農村、增進農民福祉做點實事。科技小院永遠在路上,我們都是追夢人,我也始終在路上。”張福鎖如是說。(馬愛平)

(責編:孫競、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