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
教育評價改革,為教育強國建設激活力增動力
“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了教育評價破“五唯”的重大時代課題。
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事關教育強國建設。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時代特征、彰顯中國特色、體現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系。
愈重視教育的高質量內涵式發展,教育評價的重要作用也就愈發凸顯。教育評價作為一項世界性、歷史性、實踐性難題,在實施過程中,啃“硬骨頭”不可避免。新時代新征程,教育評價改革已進入深入推進的關鍵時期。即日起,光明日報《教育周刊》推出“教育評價改革進行時”系列報道,聚焦相關各方在學生評價、教師評價、學校評價等方面進行的探索,介紹經驗、分析不足、討論對策,以期推進教育評價改革取得更多實質性進展。
3月19日,《上海市義務教育質量綠色指標評價實施方案(2024年修訂版)》發布。“品德發展”“學業水平”“身心健康”“審美素養”“勞動素養”等考查要點赫然在目,突出體現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育人導向令諸多師生家長感到欣喜。
高校同樣在行動。北京大學探索建立學術創新成果綜合評價機制,旨在逐步取消強調論文發表的單一評價模式,充分釋放學生科研活力;西南大學印發《新時代勞動教育指導手冊》《全日制本科生勞動素養評價辦法》,探索建立勞動清單制度,讓勞動教育成效在學生評價中占據應有比重……
2020年10月,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發布。3年多來,從中央到地方、從學校到社會,教育評價改革逐步深化,各地、各校的探索也正落實落地、協同推進。
分數,不再是唯一的評價標準。以考試分數為第一追求的孩子,往往“長于智、疏于德、弱于體、少于美、缺于勞”。人們看到了問題所在,也正在積極尋求改變——將評價的關注點聚焦在學生全面發展上,通過強化核心素養的培養,使青少年擁有全面素質,更能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通過創新評價方式,以教育評價改革牽引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激活力、增動力。
1.新時代教育需要科學的評價“指揮棒”
今天,教育強國建設進入蓄勢突破、全面躍升的關鍵重要階段。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既是國家所需,也是時代所需。面對教育評價這一世界性、歷史性、實踐性難題,中國需要作出自己的回答。
2020年10月,《總體方案》對克服“五唯”頑瘴痼疾作出全面部署。作為新中國第一個關于教育評價系統性改革的綱領性文件,《總體方案》以立德樹人為主線,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破“五唯”為導向,以五類主體為抓手,著力推進政策系統集成、舉措破立結合、任務協同發展。《總體方案》提出了22條重點改革任務,搭建起了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四梁八柱”。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完善教育評價體系提出新要求。緊扣建設教育強國目標,2023年5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構建多元主體參與、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系。
這是一場“攻堅之戰”。
近年來,國家層面配套政策體系逐步健全:先后出臺和推動落實20余份教育評價改革配套文件,覆蓋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評價改革;規范SCI指標使用、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扭轉“唯帽子”傾向,人才評價改革制度體系逐步完善;加強違規事項監督整改,改變“以分數論英雄”的錯誤評價取向,引導各級黨委政府樹立正確的教育政績觀,對照教育評價負面清單,設立舉報投訴電話、郵箱、網絡平臺等,接受群眾監督舉報。
與此同時,各地將中央改革的“藍圖”轉化為本地“施工圖”,研究制定教育評價改革重點推進事項。
廣東省聚焦高等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實施高等教育“沖一流、補短板、強特色”提升計劃,推進高校分類評價,引導不同類型高校科學定位、特色發展、爭創一流;
陜西省堅持問題導向,在教育督導提能增效上求實效,推動教育督導法治化、信息化,隊伍專業化,履職盡責規范化;
山東省將教育評價改革工作落實情況納入省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職業院校辦學質量年度考核及本科高校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建立全學段全覆蓋評價體系;開展教育評價改革巡回宣介,引導樹立正確評價導向,建立省級“十不得、一嚴禁”網絡檢測系統,堅決克服“五唯”頑瘴痼疾……
各界反映,教育評價改革開局良好,持續深化,部分領域教育功利化傾向得到有效遏制,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效,形成了破“五唯”的廣泛共識。不少學者認為,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牽住了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牛鼻子”,讓評價“指揮棒”日漸科學高效,更有力地回答了“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的根本問題。
2.學生評價,旨在“從育分轉向育人”
從初春農具與土地熱烈碰撞,到仲夏汗水將土地慷慨灌溉,再到深秋土地回饋以豐厚果實,季節輪轉間,烏魯木齊市第127中學的師生們,在“潤心農場”揮灑汗水、親近自然。
體育課上,學生們自己搬運體育器材,自己動手制作沙包、橡皮筋、毽子等體育學具;生物課上,老師帶著學生觀察植物生長全過程,收獲農作物種子并對種子內部結構進行研究和探討;物理課上,老師和學生們一起制作用于學校水窖提水的滑輪,在澆灌水稻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信息科學課上,老師帶孩子們開展“玩轉紙飛機”探索實踐活動,通過折紙飛機、研究試飛等步驟,不斷提升學生動手技能,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精神……“在這里,我們將勞動教育評價結果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讓勞動教育與孩子的學習生活、社會實踐等有機融合,使他們健康快樂全面發展。”烏魯木齊市第127中學校長劉董梅告訴記者。
有什么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會有什么樣的辦學導向。
三年多來,學生評價改革的著力點,在于破除“分數至上”、用分數給學生貼標簽等不科學做法,明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要求,實現從“重智”向“五育”融合的轉變,努力扭轉“唯分數”“唯升學”等評價“慣性”,推動學校評價標準“從育分轉向育人”。在此導向下,各地各校展開了各具特色的探索。
“這份報告是你健康成長的見證,接下來的日子里,我們一起好好規劃,讓你的身體更加健康。”接到孩子的體質健康報告書后,江蘇南京市銀城小學一年級12班一位學生的家長在回執單上這樣留言。
通過中小學體質健康信息管理系統,江蘇省教育部門每年都會向全省近900萬名中小學生提供年度體質健康報告書。報告書涵蓋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與評價、學生體質健康綜合評語、每日膳食營養建議、薄弱項目運動干預建議、測試指標解釋和健康知識等內容。記者還了解到,通過江蘇學校美育智慧平臺構建的美育數字化考核評價體系,從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研制、評價方式選擇、評價模型制定、評價平臺建設等方面創新探索,已全面應用于全省美育賽事、美育課程、美育考核和美育智庫等場景,利用數字賦能實現了美育教學展示評價一體化。
發放年度體質健康報告書后,江蘇省教育部門會將評價結果用于后續的跟進、指導與督促,而不是束之高閣。“我們會針對學生個性問題單獨與家長溝通,利用家校合作渠道幫助學生進步,形成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關心學生體質健康的良好氛圍。”南京市銀城小學教師陸樂告訴記者。
山東省濟南市實施了初中生綜合素養增值評價項目,通過梳理、優化、簡化評價數據,使歷年增值評價數據成體系、易理解、好分析。通過評價項目,濟南市引導區域、學校和教師主動掌握并運用評價結果,基于數據精準診斷、合理歸因,最終助力孩子自主健康成長。
“堅持科學有效,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隨著《總體方案》逐步落地,“增值評價”“多元評價”“分類評價”等理念日益走進現實。
3.教師評價,著力扭轉重科研輕教學、重教書輕育人等傾向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改革教師評價,關鍵在于扭轉教育評價中重科研輕教學、重教書輕育人等傾向,確立潛心教學、全心育人的制度要求,引導廣大教師認真履行育人職責。
在一些高職院校的課堂上,教師講課平淡枯燥,學生則昏昏欲睡,傳統的教學內容和模式導致教與學之間形成了巨大鴻溝。
為改變這一困境,威海職業學院鼓勵并支持教師開展行動導向的教學改革,而對教師的評價,則以業績和實效并重。
該校鄉村振興學院副教授潘汝潔,將工作室劃分為三個相對獨立又融為一體的空間——教師空間、學生空間和項目實踐空間,把小組討論的教室、項目實踐空間全部設計為敞開式。
“我工作的方法,動手的技巧,學生全部都能看見、聽見。學生們耳濡目染的過程,就是很好的學習過程。這也有利于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真正提高動手能力,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對理論知識有更深的理解。”潘汝潔告訴記者。
課堂搬到麥田里,方案畫在鄉村里。潘汝潔的工作室先后完成了60多個村的美麗鄉村項目、5個威海市鄉村振興樣板片區的規劃指導服務項目。“正是在參與這些項目的過程中,我發現,學生各有各的能力優勢,培養過程中絕不能把學生簡單歸類,而是應因材施教,定制更精細化的培養方案。”潘汝潔深有感觸:“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教與學都要以‘做’為中心。”
當前,評價改革推進過程中,各地各校進一步聚焦評價內容導向和評價文化養成。一方面,人才稱號獲得情況已不再作為學科評估、學位點申報、項目評審中評價的重要內容。有的高校推行代表作制度,鼓勵學院結合自身特點自主設置高水平代表作成果清單;有的高校注重“從0到1”的原創性研究,鼓勵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在基礎研究領域取得重要原創性成果。另一方面,許多學校積極為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人才發展搭建平臺,最大限度激發各類人才創新創造活力。有的學校為突出師德師風表現和教師教學實績,制定了多元化復合型教師隊伍評價體系;有的學校參考成果轉化實效、重視社會服務參與度,為不同類型、崗位的人才鋪設出適合自身特點的成長路徑。
在上海交通大學,有兩位分別來自媒體與傳播學院和設計學院、擔任副教授近20年的教師,因為所在領域學術期刊影響因子不高,在論文發表方面與其他學科教師相比處于弱勢。近年來,學校開通人文社科實踐型晉升通道,將“分類發展、多元評價”的理念融入教師評價和晉升工作中。得益于此,兩位老師經過學院推薦評審、同行評議、校級答辯等規定程序,最終晉升為實踐型教授。
探索在持續,難點待突破。
有專家表示,部分高校主要以科研論文評價教師的局面還需進一步扭轉,各類人才“唯帽子”等現象還不同程度存在;指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過程性評價體系尚未全面有效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還存在不少亟待破解的難題;教育評價內容、工具、程序、結果使用等方面的專業化和科學化水平亟待提高。
這些,正是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難啃的“硬骨頭”。專家們認為,只有在這些方面取得突破和創新,才能帶來教育評價改革的格局性變化。教育部門應以深化教育評價改革為牽引,全面打好教育改革發展的升級之戰。
(記者 靳曉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