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學中文——唱行成都”來華研學營在成都落下帷幕
這段旅程,如同一首歌
2024年“唱歌學中文——唱行成都”來華研學營營員合影。 |
孫曉(左一)和營員在成都玉林路演唱。 |
來自俄羅斯的伊麗莎白在彈古琴。 |
日前,2024年“唱歌學中文——唱行成都”來華研學營在成都落下帷幕,來自美國、德國、泰國、贊比亞等不同國家和地區的20余名學員在這里開啟了為期10天的研學之旅,不僅學習中文歌曲,還領略了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
喜歡聽中國歌曲
來自俄羅斯的伊麗莎白自幼便對音樂有極其濃厚的興趣,在俄羅斯時常常參加聲樂課程。“讀大學時我決定挑戰自己,于是開始學習中文,嘗試用中文唱歌。我喜歡聽柔和的中文歌曲,心情會變得很平靜。腦海中甚至會浮現出李白詩中描繪的中國風景,還讓我聯想到齊白石的繪畫作品。用心感受這些音樂,就會不自覺地愛上。”
來自泰國的孫曉說:“一次很偶然的機會,我接觸到了中文歌。有一天,我看電視劇,劇中正好在播放中文歌曲,優美的旋律吸引了我,激發了我的好奇。”隨著對中文歌曲了解的深入,她有了不一樣的體會。“我認為中文歌的魅力在于歌詞和旋律,一開始不知道歌詞在表達什么,但我可以在旋律中找到答案,中文歌曲的情感表達非常有趣,我已經深深愛上了它。”
談到對中文歌曲的感受時,孫曉說:“除了流行歌曲,我還很喜歡中國古典樂曲,這些曲子獨具韻味,讓我聽得入迷,并且這些富有魅力的音樂激發了我對中國文化的探索欲。”
邱婧妍來自馬達加斯加,在塔那那利佛大學孔子學院學習,3年前接觸到了中文歌曲。“課堂上老師為我們播放了一首名為《水調歌頭》的歌曲,剛一聽到旋律我就愛上了它,之后我幾乎天天都聽,慢慢地學會了歌詞,也有了探索更多中文歌曲的念頭。”她說,“很多中文歌曲的情感細膩,總能觸動我的心,將我的思緒帶到很遠的地方。”
不約而同唱起《成都》
在研學營中,為了唱好中文歌,大家積極努力,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
對伊麗莎白來說,最大的挑戰是中文發音。“我和搭檔會花費大量時間練習發音,也很感謝老師們對我們的指導和幫助,通過他們的指導,我的中文發音有了很大進步。”
伊麗莎白坦言:“我是第一次站上舞臺為大家演唱中文歌曲,心中不免緊張。隨著和大家熟悉起來,我也漸漸放松下來,結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很高興音樂將我們聯系在一起,在研學營期間留下了很多美好回憶。一次出行路上,大家不約而同唱起了《成都》這首歌,那個場景讓我動容,無論你來自哪個國家,無論你在講哪種語言,那一刻,音樂將我們緊密聯結。”
音樂是跨越國界的語言,是情感的橋梁,學員們在研學營不僅一起唱歌,還交流著生活中的點滴。
孫曉說:“我們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對于音樂的熱愛將我們聚在一起。老師和同學們都很熱情,旅程雖然短暫,但真誠的友誼是永遠難忘的。”
她坦言,在學唱中文歌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困難。“很多中文歌曲背后包含了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如果不去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就很難理解和演繹整首歌的情感。”
“和我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燈都熄滅了也不停留……”伴隨著悠揚的旋律,來自德國、加納和贊比亞的3位營員在成都玉林路唱響《成都》,贏得陣陣掌聲。
“《成都》是我學會的第一首中文歌,我從它開始了解中國。”來自加納的營員王元自2020年開始學唱中文歌曲,以精進他的中文水平。通過歌詞中的“成都”,他數次想象這座城市的輪廓,而今走進現實中的成都,他感慨道:“感覺就像在夢中一樣,與歌詞中描繪的場景并無二致。”在他看來,許多中文歌曲都蘊含著當地人的故事和生活方式,這也是中文歌曲的魅力所在。
行走中感受中華文化
學員們表示,此次研學加深了他們對中國文化和中文歌曲的了解。
“我覺得中國古詩讀起來真的像歌一樣動聽”……在老師的介紹下,營員們了解詩人杜甫生平,學習詩歌《春夜喜雨》的創作來源和背景,在吟誦中品味中國詩歌流淌出的悠揚韻律。
來自美國的營員展俊超表示,通過學習這首詩,看到了詩人杜甫對春雨的喜愛。“我也喜歡下雨天,這首詩非常適合我學習。”
這堂別樣的中文課同樣激發了德國營員包永俊的學習興趣,他希望未來能更多學習杜甫的詩歌,深入感受中國詩歌的魅力。
研學期間,學員們還學唱《康定情歌》《太陽出來喜洋洋》等曲目,感受經典的魅力;也到成都大學和十二樂微博物館參觀,體驗傳統音樂與現代音樂的融合;還在三星堆博物館感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伊麗莎白說:“我了解到中國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音樂傳統和特色,未來如果有機會,我希望能夠更深入地研究這些知識。”
隨著研學營的圓滿落幕,學員們帶著滿滿的收獲與不舍踏上了歸途。他們不僅學會了多首中文歌曲,更在歌聲中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獨特韻味。
他們說,這段旅程如同一首歌,在他們心中久久回響,成為人生旅途中一段難忘的記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