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實習實踐制度,更好助力學生成才
上海某高校大四學生劉曉沐,剛剛結束了實習生活。作為金融專業學生,她去了一家專業對口的證券公司。然而,幾個月下來,她卻有些失望:“起初,我對這段實習抱有極高的期待,但實際上我做的基本都是統計客戶數據表、撰寫會議記錄等不需要太強專業性的工作。除了在簡歷上增加一條實習經歷外,能學到的東西不多。”
劉曉沐和同學們很重視實習實踐經歷。在她看來,“實習實踐是就業的前端,是提升我們就業競爭力的重要一環。”
近年來,教育行政部門高度關注大學生實習實踐工作。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完善學生實習實踐制度。”教育部相關負責同志日前撰文指出,完善學生實習實踐制度,建設一批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的實習實踐基地,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對大學生實習的規范管理,提高大學生實習質量。
當前,大學生實習實踐面臨哪些問題?完善學生實習實踐制度,應從何著手?
1.高質量實習實踐有助于提升職業技能
“不干不知道,原來真正的實習能帶來這么多收獲!”山西某高校中國語言文學專業研究生李恩益一直認為,實習只不過是提前熟悉職場、了解規則而已。但這次兩個月的實習讓他深深體會到,從理論到實踐,原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雖然是中文系學生,但一上手才知道,一篇簡單的會議材料都不知從何寫起。學了一段時間,才摸到門道。”
他感覺到,實習可以使自己迅速找到能力短板,并在實踐中帶動能力提升。無論將來從事何種職業,實習實踐都是“成長成才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課”。
天津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高岳涵告訴記者,大學生實習實踐之所以越來越被重視,主要在于通過實習實踐,能夠快速幫助大學生將學習獲得的知識儲備轉化為工作場景中的實踐應用,提升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
華北電力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指導委員會委員王棟梁認為:“在實習過程中,大學生可以學習和掌握溝通技巧、團隊合作、項目管理等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擁有豐富實習經驗的大學生在就業市場上通常更具競爭力。”高岳涵也表示:“提前建立與相關行業產業的職業聯系和人脈網絡,可以促進學生提升就業綜合能力,更新自我就業認知。”
在王棟梁看來,實習實踐過程中,學生可以更加明確職業興趣和方向,了解不同行業和職位的機會與挑戰,從而為職業規劃提供指導。同時,大學生還可通過實習實踐學會獨立思考、承擔責任,從而為實現自我發展與成長夯實基礎。
“正因如此,學生實習實踐制度的完善就顯得尤為重要,不僅有利于完善高校人才培養體系、拓寬學生發展空間,還能以此檢驗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為教育教學改革調整提供方向和依據。”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祁占勇說。
2.部分高校實踐育人理念不鮮明 企業承接意愿待提升
河北某工科高校電信專業大三學生張錚曾在某大型企業數字創新部門實習。他告訴記者,在他所在的學院,學生們更愿意參加各類創新創業項目,而非實習。不少人認為,實習對理工科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比較有限,“還不如跟導師多做幾個項目”。
祁占勇分析,目前學生實習實踐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協調、不科學現象。“一方面,一些學校仍偏重知識傳授,實踐育人理念不鮮明,缺乏與行業企業及用人單位開展學生實習實踐深層次協同的熱情;部分學校實習實踐課程設計較為單一,實操經驗豐富的師資力量相對匱乏;受經費等因素限制,配套設施設備供給不到位,無法為學生提供充實多元的實踐資源;另一方面,行業企業對學生實習實踐的承接意愿偏弱,參與積極性不高。教育效果的滯后性,決定了其難以及時回饋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成本投入,且校企合作涉及學生安全保障、實習權益保障等事項,使企業在產教融合中存在諸多顧慮。”
“不少實習單位尚未與政府、學校等各方主體統籌建立信息化實習實踐管理路徑,且對實習生工作預期目標不明確,所提供的實習崗位常常難以滿足學生期望與需求。”高岳涵說。
王棟梁認為,實習實踐與就業選擇的連接不夠緊密,是當前面臨的一大挑戰。“部分學生并沒有認真對待專業實習,缺乏對實習必備知識的了解與思想準備。還有學生認為,找工作與實習沒有關系,只要拿到實習證明就萬事大吉。更有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并不明晰,選擇實習時往往很難貼合未來就業方向,導致實習無法為自身的長遠發展提供精準支持。”
3.支持校企共建實習實踐基地 為學生發展提供更多機會
學生實習實踐制度,應如何完善?
“協同合作,共同發力,尋求突破。”祁占勇認為,政府、高校和企業應基于當前國家和社會發展需求,樹立合作共贏發展理念,創新產教融合模式,構建三位一體的協同共育機制。鼓勵支持高校和行業企業通過合作共建研發中心、創新中心、實習實踐基地等,為學生理論與實踐知識的習得運用提供多渠道、多層次、多領域的機會。其中,教育、人社等部門應在高校和行業企業之間發揮好制度創新、協同驅動、合作牽引、常態保障等功能,完善政府主導的產教融合政策保障機制,通過“有形的手”調控高校和社會市場主體間的合作動向。高校和企業等則應依據自身優勢特色,主動加強同對方的合作聯系,就人才培養問題探索構建更多樣的合作機制。
“從制度層面來看,需以高校為核心,在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實習實踐質量評估、實習實踐保障等方面形成科學、全面的學生實習實踐管理制度,促進實習實踐規范有序開展。”祁占勇說。
“學生實習實踐制度,應著重凸顯區域發展需求與學校專業育人特色。”高岳涵提出:“以建設一批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的學生實習實踐基地為抓手,為行業企業與用人單位提供實習實踐發展的具體路徑,就學生實習實踐的勞動時間、待遇薪酬、安全保障等各方面內容提出要求,明晰學生的實習工作目標任務。”
祁占勇補充,高校和企業應在場地、設施設備、科技支撐等方面發揮各自資源優勢,推動高校課程教學、科學研究、師資隊伍和企業的實踐實操設備、先進技藝等向學生實踐創新素養培育靠攏,將具備扎實理論學識和過硬實踐能力的人才培養目標融入校企合作中,為學生走向社會、服務社會、建設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王棟梁建議,校企合作共同開展實習基地的遴選和實習模式改革,為學生提供更多真正貼合其專業背景和興趣特長的實習崗位,確保實習內容與專業相關。同時,可嘗試舉辦更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講座、職業規劃比賽等活動,使學生盡早明確成長目標與職業規劃,進一步提升就業競爭力。
(記者 晉浩天 通訊員 向周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