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育課,如何春風化雨、浸潤人心
“課堂氛圍很好,課上邊聽邊賞鑒,讓我感受到了音樂的魅力。”湖北某高校學生鄭倩對自己選修的公共藝術課程《中外音樂鑒賞》給出了肯定的評價,但她也坦言,比起審美能力的提升,她在選課時更注重“結課時能否拿到高分”。
近年來,教育行政部門高度重視學校美育工作。教育部明確提出,“以浸潤作為美育工作的目標和路徑,將美育融入教育教學活動各環節”。日前,北京市教委印發《北京市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工作方案》,要求高校“嚴格落實公共藝術課程2學分的研修要求”“加快建設以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藝術經典為主要內容的公共藝術課程”。當前,不少高校高度重視美育課程,涌現出不少深受學生歡迎的精品課。但是,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也有一些高校的美育課程選課率逐年下降,學生評價不高。高校美育課程為何出現兩極分化現象?做好美育浸潤工作,應從何處著手?
實踐性是美育的生命力所在
公共藝術課程是高校落實美育的重要抓手。《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綱要》提出:“要在美學和藝術史論類、藝術鑒賞和評論類、藝術體驗和實踐類這三類課程中通過學習和考核,取得2個學分方可畢業”。
“我們通常所說的高校美育課程,大多是指公共藝術課程。其中,美學與藝術史論類課程側重講理論知識,相對枯燥,學生接受度較低、選修人數較少。藝術鑒賞和評論類課程主要研究藝術作品的風格、結構、表現手法等,學生往往會被藝術家、藝術作品的故事所吸引,這類課程簡單易懂但對審美能力提升作用有限。藝術體驗和實踐類課程是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掌握藝術理論、提升審美能力,應當是美育中最被重視的課程,但這類課程開設條件高,場地資金設備造成的‘門檻’限制了課程開設。”中國農業大學美育教學中心主任李險峰說。
首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于大雪也認為,當前高校藝術體驗和實踐類課程開設不足,美育往往停留在理論層面,缺乏與實際的結合。“美育的實踐性是其生命力所在。理論與實踐的斷裂,使學生難以真正體驗美的創造過程,也無法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從而削弱了美育的實效性和吸引力。美育資源的稀缺,反映出高校在教育資源配置上的欠缺,課程定位模糊進一步加劇了這一困境,使部分師生對美育價值認識不足。”于大雪說。
高校公共藝術課程應當如何增加實踐性?“可以在有側重的基礎上將三類美育課程有機融合,探索建設更適合綜合類高校的課程體系。”李險峰說。
于大雪認為,在教育資源配置不足的情況下,可改變教學方式,引入互動參與式教學法,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形式成為課堂主體,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與網絡技術增強實踐性,比如通過虛擬技術,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欣賞世界名畫;利用在線平臺,開展跨國界的藝術交流,激發他們對新興藝術形式的探索欲。
“目前各地高校都在加強美育工作,在建設具有專業度、實踐性、沉浸式的特色課程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美育與國防教育研究室主任許洪帥介紹,清華大學開展“向美而行”通識教育研究,每年開設美育課程近200門次,選修學生超1.4萬余人次;華中科技大學開設了二胡、戲劇、合唱等特色藝術實踐與體驗課,構建起以公共課程教學為抓手、特色課程教學為補充、專業藝術教育提升公共藝術教育水平的新格局。
更加重視個性化與梯度化課程設置
北京某高校大三學生黃博是學校弦樂團的成員,他選擇了《弦樂基礎》這門課程。他說:“這是一門通識課程,我有理論基礎,所以感覺難度不高,但沒有系統學習過弦樂的同學反映課程有難度。雖然老師在課上會讓我配合教學內容演奏曲目,但一些同學依舊覺得枯燥,積極性不高。”
一門美育通識課程,對于有的學生來講“吃不飽”,另一些學生又覺得“學不懂”,這樣的現象不是個例。“中小學美育的薄弱導致部分學生在進入高校前沒有進行過系統的美育訓練,所以學生對課程難度的反饋不同。”李險峰說。
“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到大學,學生應當經歷美育啟迪與萌芽、基礎與拓展、專業與深化的過程,審美層次逐步提升。尤其是中小學生要掌握一定的藝術技能,并逐步形成審美能力與文化見解,有初步的跨文化欣賞交流能力。這樣高校的美育工作才能走向專業化與深入化,比如通過藝術評論、創作實踐等方式,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將藝術創作與學術研究相結合,培養復合型人才。”于大雪說。
如何讓絕大多數學生在美育課上都有所得?“當前高校的公共藝術課程以一般性、淺表性、常識性藝術概論為主,與以審美和人文素養培養為核心、以創新能力培育為重點、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和藝術經典教育為結構化的課程體系要求仍有明顯差距。因此,進一步明確高等教育學校美育課程目標,加快構建具有地域優秀文化特色,以常識性、專題性、融合性三階美育課程為主體,以藝術史發展為貫穿的高校美育課程體系,主動向前銜接中小幼美育課程,注重前后、進階、系統、結構化實施是當務之急。”許洪帥說。
于大雪認為,應當在課程設置上將個性化與梯度化并重。“課程設計需打破‘一刀切’的模式,根據學生的興趣與基礎,構建多層次、多維度的課程體系。除了基礎的藝術欣賞課,還可以開設藝術創作工作坊、藝術史專題講座等,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同時引入‘選課超市’等方式,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規劃,自由選擇課程,真正實現個性化學習。”于大雪說。
讓美育成為所有學科的共同語言
“浸潤”是對美育規律的高度凝煉,強調了美育工作的協同性,體現出“潤物細無聲”的化育功能。“公共藝術課程是高校美育的主渠道、主陣地,但‘浸潤’需要從公共藝術課程拓展到其他課程,從課上延伸到課下,從藝術教師擴大至全校教師。”李險峰說。
美育“浸潤”如何打通課上與課下,實現一體化融合?“高校美育課程、教學、活動、展演、交流、評價一體化,是現代化高等學校美育體系的關鍵支撐。美育實踐活動課程化、結構化、融合化實施,是世界主要發達國家推進大中小幼相互銜接的藝術與文化教育的基本共識。將高校公共藝術課程教學與廣泛開展的美育實踐活動、展演賽事等一體化設計與實施,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多樣化、沉浸化、數字化方式,讓高校美育實現時時處處可及可感、可參與、可展演,高校美育實踐活動的內驅力、吸引力、傳播力便可大幅提升。”許洪帥說。
“美育不應局限于藝術學科之內,而應成為所有學科的共同語言。在文學課上,可以引導學生分析文學作品中的意象美、語言美;在歷史課上,可以探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藝術風格與審美觀念。美育也是全校師生的共同使命,要鼓勵教師、管理人員和學生都參與到美育活動中來,形成全員育人的氛圍。教師可以通過自己的藝術修養和言談舉止來影響學生;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制定相關政策和提供支持來推動美育發展;學生可以參與藝術創作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同時,還可以邀請校友、藝術家等參與共建開放、多樣的美育‘生態圈’。”于大雪說。
“把美的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緊密聯系在一起,用美的內容、形式、經典把思政道理講深、講透、講活,可最大化發揮美育的獨特功能和價值育人優勢。比如,首都師范大學推出美育思政課,通過古典樂舞《編鐘樂舞》、紅色經典歌劇《洪湖赤衛隊》、民族管弦樂組曲《永遠的山丹丹》等高水平藝術演出和導賞講演會,讓學生在美的浸潤中提升審美素養和道德品行,達到以美育人的目的。”許洪帥說。
(記者 李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