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農業大學:讓科研成果即創即轉、即研即推
旱地小麥新品種“青麥11號”以100萬元的高價成交,花生新品種“青花19號”“青花22號”找到了“婆家”……近期,青島農業大學(以下簡稱“青島農大”)好消息頻傳,多項科研成果走出實驗室,走向“大農田”。
青島農大黨委書記潘軍近日告訴記者,學校緊扣國家和區域的重大需求,聚焦生物技術、核心種源、智慧農業等領域,加速科技攻關,持續推進科研成果轉化。
自“十四五”規劃實施以來,青島農大已成功實現技術成果轉移轉化1090項,合同總金額高達4.82億元,到位總經費達2.54億元。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主戰場上,該校探索并實踐了獨具特色的“青農方案”。
打通產學研鏈條,加速成果轉化
記者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季家村一望無際的麥田里看到,冬小麥苗勻根壯、長勢喜人。種糧大戶周吉玉冬季經常來地里轉悠,觀察小麥生長情況。
“地里種的是‘青麥11號’,干旱地塊畝產能達650公斤左右。”望著綠油油的小麥,周吉玉臉上滿是對豐收的憧憬。“青麥11號”是青島農大小麥抗旱耐鹽遺傳育種團隊培育的小麥新品種。該團隊已培育出“青麥6號”“青麥7號”“青麥11號”等高產優質小麥品種。這些品種均已從實驗室走向廣袤的大地。
“我們致力于打通‘產學研’鏈條,加速成果轉化。”青島農大校長趙金山說,科研成果在廣袤田野“落地生根”,離不開創新鏈與產業鏈的耦合。依托其在農業領域的科研優勢,青島農大積極拓展與兄弟院校、科研院所、企業的合作,涵蓋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平臺共建、技術應用等方面,形成了人才鏈、教育鏈、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的發展模式。
在山東省黃三角農高區的支持下,該校已建成山東省人工智能農機裝備公共實訓基地,并協同16家單位聯合啟動鹽堿地智能農機裝備急需技術集成轉化重大科創產“三百工程”,有力推動鹽堿地智能農機關鍵技術突破和新型裝備研發創制。
青島農大不僅“走出去”,還積極“請進來”。該校與山東惠發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簽訂合作協議,通過校企共建科研共同體,吸引企業進駐,由企業提供運轉資金,推動學校教師、企業科研人員參與研發和成果轉化。“這些科研共同體,讓科研人員與企業家成為科研‘合伙人’,實現了科研成果即創即轉、即研即推。”趙金山說。
優化“只跑一次”流程,加大激勵權重
為推動農業科技創新成果從“書架”走上“貨架”、從“實驗室”走向“田間地頭”,青島農大先后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為科研人員松綁賦能。
該校科技處負責人王華森介紹,在制度建設方面,青島農大修訂《青島農業大學橫向科研項目管理辦法》《青島農業大學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管理辦法》,優化“只跑一次”成果技術轉移轉化流程。
“學校還制訂科研目標績效考核管理暫行辦法,加大對橫向課題、成果轉移轉化的激勵權重。”王華森舉例道,辦法規定成果轉化收益的90%用于獎勵科技成果完成團隊,由成果第一完成人根據參與人員貢獻大小提出分配方案。其中,為科技成果研發、轉化作出重要貢獻人員的總份額不低于50%。
科技特派員一頭連著科技創新,一頭連著生產實踐。針對廣大農村地區科技需求,青島農大先后選派了600余名科技特派員奔赴田野鄉村,開展新技術試驗示范、技術服務與培訓,將創新成果送到農業生產一線。
作為山東省科技特派員,青島農大園藝學院教授劉更森長期開展設施大櫻桃、避雨葡萄、基質藍莓、設施草莓栽培關鍵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技術輻射山東青島、東營、日照等地,累計推廣面積10余萬畝,帶動產值20余億元。
“只有不斷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才能發揮出最大效益,惠及廣大農民。”潘軍說,學校將持續推動科研成果轉化,讓更多實驗室里的成果“變身”農民增產增收的“助力劑”。(記者 宋迎迎 通訊員 周維維 平 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