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今年9月的秋季新學期,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將使用修訂后的新教材。為給學生減負,新教材刪除了不符合所處學段學生學習的“超標”內容。
在前不久,新學期剛開始時北京市教委下發《通知》,通知從嚴格控制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嚴格控制作業量、嚴格禁止違規補課等八個方面作出具體要求。“減負八條”的正式實施時間為3月19日,不過,開學兩周,早已接到通知的許多中小學校已經陸續出臺各種減負措施。
不難看出此次的新教材刪減與“減負八條”屬于異曲同工,都是在升學考試制度未改變的情況下,對目前的形式進行了調整。 “減負八條”也好,“新教材刪減”也罷,究竟能帶來多大的改觀呢?
“以前我寫作業要用一到兩個小時,回家后吃完飯、寫完作業就該洗漱睡覺了,這幾天老師都沒留作業,我可以盡情地在樓下玩一個小時……”朝陽區外國語學校二年級的一位學生說。
“現在孩子的書本周一背去學校周五才背回來,平時都不用背回家了。”西城區宣武師范第一附屬小學一年級的一位學生家長說。
看似“減負”的舉措初見成效,可還沒來得及享受喜悅,又有報道顯示,也有不少的孩子并沒有享受到作業減量后帶來的輕松。
海淀區某小學二年級的一位男生向記者“投訴”,現在學校不留作業了,但媽媽每天都會給他布置作業:閱讀英文故事,做奧數題。孩子的話,道出了家長的擔憂。
“教委規定學校要給孩子減負,但是小升初、中考、高考的政策沒有變動,光讓局部放松,哪敢放松呀! ”一位家長坦言。
種種減負政策目前仍有治標不治本的嫌疑。此次,新教材的刪減,盡管對教學方面進行了嚴格的控制,讓孩子們在短期內得以暫時輕松,但還是需要各級監管部門的配合,切實做到教師不超綱,學校不開班。長期來看,我國實行的升學考試制度,對學生的選拔、評價方式沒有根本變化的話,“減負”恐怕難以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