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一考定終身”、“分分分小命根”是很多人對當下教育考試模式的總結。當然,這樣的總結其實也是代表了不少家長對時下教育現狀的不滿和對教育改革的期待。所以,十八屆三中全會一系列教育改革內容被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其中,被稱為"指揮棒"的高考將如何改革,最牽動人心。而已經進入深水區的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會怎么改?高考改革具體又會怎樣實施?是否有了時間表和路線路?就這些問題,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接受了中央臺記者專訪。
面對記者的話筒,劉利民坦承:當前我國考試招生制度的確比較單一,這就倒逼我們要明確梳理出改革的方向,因為只有好的制度才能選拔出全面而有個性的優秀人才。
劉利民:存在弊端的大致有三個,第一個考試評價體系單一,第二考試評價方式單一,第三我們選拔人才的渠道單一,它核心的問題就是一考定終身。
此輪改革不同以往。劉利民強調:最大的不同,它不是單項、局部地改,而是系統性、綜合性地改。包括全社會最為關注的"高考",也要從整體上與小升初、中考、研究生考試等改革相銜接,在統籌考慮、整體設計的前提下一起改革。
劉利民:考什么學生就學什么,你考什么學校就教什么,所以我們要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讓學生能夠得到德智體全面發展,同時還要展現他的個性發展,減輕不必要的課業負擔,很關鍵一個就是我們把整個不光是高考,整個考試招生評價體系要進行一次改革。
據了解,在頂層設計的總體方案框架下,招考制度的總體方案包括小升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中考和高考改革辦法等多個配套實施意見將于今年上半年發布,有條件的省份開始先行改革試點,目標是到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試招生制度。
劉利民:這里邊打開三個層次,一個是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基本模式。另一個是建立健全考試和招生相對分離,學生多次選擇,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專業機構組織實施,政府宏觀管理,社會參與監督的運行機制。第三個就是溝通銜接各級各類教育,認可多種學習成果的人才成長立交橋。
高考改革,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也最受關注。近年來,高考改革的步伐逐漸加快。但是,綜合素質評價能否客觀真實?自主招生能否做到規范公平?這些質疑聲不絕于耳。高考之路到底去向何方?
劉利民說:社會最為關注的高考考試評價改革,要通過推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為高考科目、內容改革提供空間。未來高校選拔學生將不再只以一張高考成績單為憑據,而要來一次"綜合評價"。
劉利民:考察你合格還是不合格,另外一部分是考察成績,這個等級表達主要是不采取百分制而避免分分計較,同時學生也根據個性,根據優勢,根據興趣選擇一些科目來參加考試,這能夠更加客觀的反映這個學生的特點,就是你與眾不同的地方。
為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興趣、優勢的課程,今后將探索減少高考考試科目、文理不分科、外語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
劉利民:外語考試,我們想采取社會化的辦法給學生一年多考的機會,而且你可以選擇你最優的成績,這樣一來學生就不必在同一個時間高強度的復習來應試。
在招生錄取上,高校將逐步推行基于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機制。劉利民同時強調:要嚴格管理,保證高校自主招生的科學、規范、公平。
劉利民:大家不要擔心,不要以為招生自主權給了學校就會出現什么問題,只要我們制度設計好,我們強調我們的招生紀律,強調招生規的范,而且把招生置于大眾監督之下,陽光招生,我想這個問題可以得到解決。
高考改革作為一項系統工程,還要最大程度地兼顧公平,劉利民指出:我國將繼續向中西部貧困落后地區重點給予招生傾斜,并落實外地務工人員子女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能在當地升學高考。(記者 劉玉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