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5日電(記者 賀迎春)“這個夏天的招生很輕松,100%都要網上錄取,想開‘后門’的人找不著門了。”在近日舉行的人民網首屆高校校長論壇上,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校長周烈坦言信息公開對招考帶來的好處。 隨著信息技術在考試招生過程中的運用,校長們能操作的空間小了,但也從人情關系中得到了解放。不過,對學生來說,高考無疑仍是指揮棒,現有招生制度不作大的改革,莘莘學子仍然只能望“考”興嘆,他們離“解放”仍有時日。
參與“招生制度改革”分論壇的山東大學副校長陳炎指出了這種情況的后果之一,國內學生由于中小學太辛苦,上了大學之后出現“報復性地玩”,而國外的學生,上大學卻正是用功的開始。
8月18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會議指出,考試招生制度是國家基本教育制度,必須通過深化改革,促進教育公平、提高人才選拔水平,適應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要求。
招生制度改革呼喚公平
山東是我國最早實行“異地高考”政策的省份之一,據媒體報道,今年,山東省首次執行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山東參加高考的政策,非山東戶籍參加夏季高考的考生為9536人。
為什么以高考競爭激烈著稱的山東省在“異地高考”方面卻走在全國前列?山東大學副校長陳炎一針見血地指出,全國教育資源不均衡,山東人口多,高校少,山東學生學習好是逼出來的,“誰都可以到我們山東來考試,北京敢說嗎?上海敢說嗎?”
與資源不均衡導致的不公平同樣引人關注的是加分政策造成的不公平。三好學生加分、體優生加分,奧賽加分,這些加分人為造成不公平,再加上加分容易導致腐敗,加分制度從而讓人飽受詬病。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楊耕在參加討論時表示,“什么人加分?為什么加分?能不能取消加分?我個人認為,應該取消加分,在分數面前人人平等。”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校長周烈認為招生制度改革,應該絕對維護公平公正、合情合理、科學這些原則。
招生制度改革應該實現依法治考
中國是個考試大國,各級各類考試繁多,有人形象比喻為:“一出家門,就要掉進考試的汪洋大海。”依法治考勢在必行。
然而,雖然有識之士多年呼吁國家盡快制訂考試法,“規范、統一各項考試的規定”,“對考試作弊現象予以法律上的遏止”。但考試法遲遲未能出臺。
今年高考期間,河南的替考事件、遼寧的體優生造假都嚴重沖擊了高考的公信力。山東大學副校長陳炎表示,我們的高考需要一個環境,但是到現在考試法沒有出來,沒有法律,我們抓著作弊的都沒法辦。同時,國家的誠信體系沒有建立起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獨立地探討高考,很難。
打擊替考,打擊加分造假,還離不開誠信體系的建設。我國現在缺乏一個誠信系統,不誠信行為的成本太低。西南財經大學校長張宗益認為,一定要提高違規、違法的成本,另外,當務之急需要加快誠信系統建設。
招生制度改革應該實行“雙向自由”
現在招生劃定一本線、二本線、三本線,從最高分根據招生人數往下錄,大學基本上沒有什么選擇空間。中國礦業大學校長葛世榮認為,除了讓學生有考試的選擇空間和自由度,也應讓大學有根據高考成績選拔人才或者是選擇人才的自由度。應該把分數線適當地降低一個幅度,由學校在這個幅度基礎上根據所要的學生,再給一個學校認可的分數值,再加上其他的考核,多元化錄取。
葛世榮還建議,入學兩年以內,再給大學生一個二次擇校、擇專業的自由度。
確實,讓學生讀完一年或者兩年,重新選擇學校。這種選擇空間能倒逼高等學校改革、提升教育質量,重新規劃它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定位。同時,給學生選擇專業的權利,讓學生有機會學到自己感興趣的專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這樣,也才能因材施教,人盡其材。
對于改革的前景,“招生制度改革”分論壇主持人,中國科學院大學黨委書記鄧勇充滿信心,“希望三五年以內在教育部的領導下,能夠真正破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