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來有尊師重教的傳統,“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貴師而重傅,則法度存。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賤師而輕傅,則人有快,人有快而法度壞(出自《荀子?大略》)”。習近平9月9日在教師節前夕赴北師大看望師生,不止傳遞尊師重教的傳統,更深蘊基于“中國夢”對“筑夢人”的期待。
在翻看全國課程教材時,他表示很不贊成把古代經典詩詞和散文從課本中去掉,“去中國化”很悲哀。一句“‘去中國化’很悲哀”,理清了傳承與創新的本質關系,澄清了當下教育實踐中的許多模糊認識,厘清了中國教育的發展流變。
如果說“五四”時期“去中國化”的始作俑者,還是國學功底深厚者;那么“文革”時期開“去中國化”濫觴者,則是決策者的誤判。無論前者還是后者,悲哀之處在于:沒有建構就先解構,所謂“不破不立,破舊立新”;結果新的東西沒有或者出來后經不起推敲,舊的東西又被徹底鏟除,弄得自己不倫不類非驢非馬,出現了“中空”;把自己和祖先一刀兩斷,結果如何,有目共睹。“揚棄”是剔其糟粕用其精華,我們犯了“把洗澡水和嬰兒一同倒掉”的低級錯誤。
我們的教育到底失去了什么?“去中國化”,一語中的。
我們要搞的不是文化移植,而是文化標識;移植的文化,如果不能適應本土,注定短命;文化具有傳承性,標識性的文化,是土生土長優勝劣汰的結果,注定長壽。“五四”打倒孔家店,孔家店至今未倒;文革清四舊,如今四舊成風;央視倡導“家風”、“文字書寫”,地方電視臺諸如“中華好詩詞”大賽等都旨在呼喚傳統文化的回歸。
十幾年的新課改新在理念、新在文化、新在課程、新在管理,抓住了教育的核心。課程是孩子們吃的營養套餐。哪個孩子都不是一朝一夕長大的;我們長到現在,到底以前吃的哪頓飯最重要?沒有人能說得清。但正是以前吃過的飯,讓我們長成了現在的樣子。孩子吃的營養套餐,需要科學合理的搭配、與時俱進地研發、可持續地保障供給;課程建構是個長期的慢工夫,需要“十年磨一劍”;教育活動是個結果滯后的工程,需要“百年樹人”。
古代經典詩詞和散文是孩子們營養套餐中不可或缺的珍貴一部分。我們不但要把基于現實的法、理、情請回來,還要把基于傳統的小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中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大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請回來,我們更要把古今中外基于人性的至善、至真、至美請回來!要讓我們的孩子從這些內容中不但了解自己的文化,了解自己民族長于演繹的思維方式、含蓄內斂的情感表達方式,基于農耕文明的家國意識,更要在傳承弘揚自己文化傳統的同時與國際接軌與時代共融。
對孩子而言,學什么,比會學重要;對教師而言,教什么,比會教重要;對校長而言,誰管學校,比誰教重要;對民族而言,誰管教育,比誰管學校重要;對未來而言,尊重教育自身的發展規律并按規律辦事,比誰管教育更重要……
當下,我們需要做一些矯枉過正的功夫,雖然過猶不及,雖然欲速則不達,但只要“筑夢人”有使命感、責任心、有能力、有毅力,相信假以時日,定能好夢成真!(作者系北京西城教育研修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