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個綜藝節目中,6歲的安安表演某女星的一支舞。隨后,安安及另外3個小朋友被分為兩組進行比賽。賽前,主持人請該女星挑選其中一組作為支持對象,女星選擇支持安安的對方小組,于是就有了下面一組對話:
主持人:“剛剛跳的是姐姐的舞,她卻不選你,你生氣嗎?”
安安:“不生氣啊。”
主持人:“可你明明淚水就在肚子里流啊?”
安安:“可是老師說,別人故意打你,你也要原諒他一次呀!”
聽到對話,內心滿是對孩子澄澈心靈的感動。友善是什么?可能專家學者也無法給出周全的定義,然而,老師用“要原諒一次”的簡單、淳樸和具體的引導給出了最有力的回答。
“原來真理都在小朋友手里啊!”主持人的一句感慨,表達的不僅是對這份清澈和友善的感動、珍視,更是一種反思:教育的本質是什么?
“往簡單方面說,只需一句話,教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不久前,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單位主辦的葉圣陶教育出版思想學術研討會上,重溫葉圣陶先生教育思想,依然具備穿透時光的力度,能夠帶給我們智慧和力量。
的確,學校教育,應該是受教育者一輩子受用的。社會夠格公民的培養,知識啟蒙必不可少,然而,心靈的啟迪和鞭策,習慣的養成、品質的培養卻是更為根本的東西。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言,“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節目中,安安友善、溫暖的言行給我們帶來滿滿的感動和暖意,然而,正能量背后——老師對學生心靈的喚醒,對品質養成的智慧引導——亦應得到我們的敬意!
《 人民日報 》( 2014年09月25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