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支隊伍深入基層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思政實踐活動圓滿結束
2023年暑期,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精心研究策劃并積極組織開展了學生暑期思政實踐活動。思政實踐活動結合學院學科特色,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磨練品格、筑牢信念、堅定理想,回應時代召喚,踐行青年擔當。
學院高度重視實踐活動對學生思想的引領,設置了黨史國史、現代化建設、創新發展、鄉村振興4條主線,派出6支隊伍,在山西大同、黃河沿岸、河北塞罕壩、江蘇蘇州、福建莆田、四川甘孜等地,深入基層群眾,了解國情民生,立足現實關切,著眼時代命題。實踐活動由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黨委書記彭建、院長賀燦飛帶隊,馬克思主義學院陳培永、馮雅新老師提供專業支持,團隊由16名帶隊教師、15名助教和99名本科生共同組成。
思政實踐是堅定理想信念、促進價值引領的重要載體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必須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思政實踐團充分利用各地資源,以接地氣、有靈氣的方式展現經典故事,激蕩情感共鳴。莆田思政實踐團通過實地考察、參訪調研、座談交流等形式,探尋莆田市在產業創新、生態建設、城區規劃等方面的成果。蘇州思政實踐團參訪工業園區及科創企業,感受科技進步與創新精神的力量;參觀費孝通紀念館,深刻感悟甘為人梯、團結協作、追求真理的科學家精神,樹立為科學事業貢獻力量的志向。豐富的實踐內容堅定了同學們的理想信念,增進了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莆田思政實踐團參觀竹刻和木雕展覽。
思政實踐是踐行知行合一、錘煉過硬本領的關鍵方式
高校人才培養是育人育才相統一的過程,高校教育需將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進行充分融合。本次實踐將思政內容嵌入教學活動,將專業訓練融入思政教育,充分發揮協同效應。大同思政實踐團從地貌特征入手,腳踏大地探尋古今,研究中國煤都的前世今生。塞罕壩思政實踐團扎根北京大學科考生態站,融入野外生態實驗教學,讓學生們在勞作中體會知行合一,感悟“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練就扎實野外調研本領。
大同思政實踐團成員在桑干河岸觀察地質地貌。
塞罕壩思政實踐團成員走入防護林開展生態科考。
思政實踐是弘揚民族精神、厚植愛國情懷的有機土壤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愛黨愛國主義教育的重點對象。本次實踐從多方面融入中國歷史,帶領學生探尋民族精神、了解國計民生。黃河思政實踐團以“尋黃河文化、講黃河故事、悟黃河精神”為主線,深入了解黃河歷史,在母親河邊感悟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更加堅定了文化自信。甘孜思政實踐團深入基層,入戶調研,探索鄉村振興特色產業的培育過程,通過與藏民的深入溝通,同學們深化了對民情社情的認知,更加堅定了他們將個人理想與家國情懷緊緊聯系在一起的決心。
甘孜思政實踐團走進藏民家中訪談調研。
《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提出,整體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發揮所有課程育人功能。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高度重視思政教育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融合地理、生態、環境科學、規劃等專業特點,著眼于“兩山理論”時代命題,開展內容豐富、意義深刻的實踐活動。北大學子走向祖國大地,深入鄉野自然,在實踐中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書寫中國青年接續奮斗的嶄新篇章。(作者譚卓立系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團委書記;金鑫系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黨委副書記)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