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權+服務”實現成果轉化“三級跳”
——上海交大構建“從0到1再到100”科技創新生態鏈
科技成果轉化是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環節,但也是世界性難題。
“這件事必須往前推,不轉化都是‘0’! 上海交通大學(以下簡稱“上海交大”)副校長朱新遠說,他的言語中滿含對成果轉化的決心和擔當。
“遇到問題就解決問題!”上海交大的解題思路很“理工科”:通過實施“交大2030計劃”等支持基礎研究創新的項目,再以科技賦權改革支持教授創業,引入社會資本助力教授創業成果融資,打通成果轉化各個關鍵環節。
在上海交大,一條“從0到1再到100”的科技創新生態鏈已初步構建而成。
首創“先賦權后轉讓”模式
在我國,高校成果轉化長期面臨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這一大難題,也讓科研人員“不能轉、不敢轉、不愿轉”。
十多年前,以工科見長的上海交大每年僅有一兩個項目提出轉化需求。為提高轉化率,上海交大持續創新成果轉化模式。
2020年,上海交大獲批全國首批“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單位,探索首創“賦權+完成人實施”新途徑,支持教師通過創業加速成果轉化。
“為此我們制定了一份5萬多字的成果轉化實施細則,建立了‘一門式’成果轉化服務體系來提升轉化效率。”朱新遠介紹,改革后科研成果70%的所有權份額賦予科研團隊,30%份額歸學校所有。學校根據協議,再將其30%的份額轉讓給科研團隊。團隊拿到科研成果的全部產權以后,投入創業公司,吸引社會資本,進行成果轉化。
這些探索,讓上海交大教授沈國峰順利將中國工程院院士陳亞珠團隊的重大科研成果實現產業轉化,推出國產磁波刀,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
沈國峰是上海交大“創業型科學家”的縮影,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通過科技成果轉化走通了產業化“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學校教師直接持股的科技創新企業有162家,總體市場估值超1000億元。
2020年至2023年,上海交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數超500項,成果轉讓、許可、作價投資合同總額超40億元,是改革前的6倍。
讓科研與創業零距離
在朱新遠看來,世界一流大學有兩個黃金標準:一是要對人類文明有所貢獻,在基礎研究領域有所創新;二是要把這些創新轉化為新質生產力。“要成為世界一流大學,這兩個標準繞不過去,不管多難,都要去做!”朱新遠說。
上海交大選擇積極地改革。首先要有基礎研究領域的源頭創新,才會源源不斷地誕生創新成果,甚至產生集群式創業項目。
為此,上海交大統籌整合1億元校內自主創新經費,設立“交大2030”自主創新計劃,鼓勵教授們在基礎研究領域展開奇思妙想。
“從1到100”的產業化道路亦非坦途。創業近十年的沈國峰感觸頗深,他創辦的上海沈德無創時代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曾6次面臨資金鏈即將斷裂的窘境。他認為,科研是做加法,但創業是做乘法。只要某個階段或環節沒做好,整個結果就是乘以零。
那么,如何幫助科學家在九死一生的創業中“活”下來?
2022年,上海交大發起了一項頗具想象力的計劃——“天工計劃”,為科學家聘請實戰經驗豐富的“創業導師”,開展創業培訓,幫助科學家獲得融資……一系列服務大大提升了科學家創業成功率。
如今,上海交大教授白天可以在學校對面的“大零號灣”做項目,晚上還能回學校吃上一口熱飯。在這里,科技成果轉化只需“一碗湯的工夫”。
從2020年底上海交大啟動科技成果轉化專項改革試點以來,已有70余家由上海交大師生創辦的企業入駐“大零號灣”,總估值超過600億元。
(盧力媛 記者 王 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