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職業學院:育人“試驗田” 結出“金果子”
濟南職業學院教師指導學生開展飛機發動機部附件拆裝實訓。受訪單位供圖
7月的山東省濟南市,天氣十分悶熱。濟南職業學院(以下簡稱“濟職”)智能制造系飛機機電設備維修專業的不少學生不畏酷暑,天天泡在實訓車間內,備戰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拆裝、標準線路施工、飛行器部件鈑金和鉚接……他們心無旁騖,一遍遍地熟悉著操作流程。
學生們如此竭盡全力,不僅因為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參賽機會,還因為他們感受到了榜樣的力量。
“近年來,來自濟職的凌彤、張洋洋、杜森等8名同學因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獲獎而被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以下簡稱‘中物院’)錄用。”濟職智能制造系飛機機電設備維修專業教研室主任邊洪寧自豪地說。通過創新人才培養舉措,一批批優秀的學子走出濟職,不斷為企業與行業發展貢獻力量。
以賽促學 榜樣示范
談起當時中物院邀請面試的經歷,凌彤仍然非常激動:“沒想到作為職校學生,也有機會被國家級科研院所錄用。”
2015年,凌彤從老家安徽來到濟職。那時,濟職飛機機電設備維修專業一共招兩個班,每班30名學生。凌彤說:“到校之后,我聽說這是山東第一個高職類的飛機維修專業,感覺很自豪。”
邊洪寧介紹,在設立飛機機電設備維修專業之前,濟職教師已經學習了半年多航空專業英語、航空器維修基礎等專業課;此外,學校還聘請趙寶順、劉成英等具有飛機維修經歷的企業導師,訓練學生們的專業技能。
作為山東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鄒倩是濟職飛機維修專業的創始人之一。她記得,從招生第一年開始,他們就爭取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前一屆屬于“打醬油”、摸門道;第二屆至今,在大賽中奪得一等獎、二等獎逐漸成為濟職飛機維修專業的常態。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里高手如云。當時我們班組了10支隊伍,圍著學校當時僅有的幾臺發動機練習緊固件拆裝、部附件拆裝。后來,我們獲得了去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集訓一周的機會,我還記得,那時,兩位老師帶著大家不分晝夜地訓練、總結。”凌彤說。
凌彤說,當年老師們嚴厲細致的教育,讓她養成了嚴謹規范的習慣。得益于濟職的學習經歷和競賽經歷,她成功進入了中物院。后來,她加入中物院新型號產品的研制隊伍,歷經4年成功解決了某型號設計方案中的制造難題。
數據顯示,近5年來,濟職飛機機電設備維修專業師生在國家級賽事中,獲得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以賽促學、榜樣示范成為推動濟職學生成長的重要法寶。
循環培養 德技并修
“我2016年來到濟職學習,2017年學校與山東太古飛機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太古’)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也由此獲得了很好的學習實踐機會。”已經入職山東太古的朱啟明說。
山東太古是國內知名的“飛機醫院”,是全球首個獲得國產大飛機C919維修許可的單位,是全球最大的737-800客改貨交付中心。來到這里的畢業生都是“飛機醫生”,必須將飛機幾十萬個零部件、密密麻麻的精密儀表儀器爛熟于心。
朱啟明在大二時便到山東太古實習,跟著師傅在各個崗位輪崗,并考取了民用航空器維修人員執照。朱啟明說,正式入職后,他明顯感覺自己比其他剛入職的同事上手要快一些。
已經入職中物院的濟職學生杜森提到了濟職的“學校—企業—學校—企業”循環培養模式。“我們大一時,就可以接觸到企業的實際生產與經營,之后會回到課堂學習,學習后再參與企業實踐。這樣的循環培養,比三年純課堂學習更有效。”杜森說,從學校到企業的兩輪學習,讓他們學以致用、融會貫通。在大二時,學生們會跟著企業導師在車間里進行輪崗實習,大三時能夠在企業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定檢、航電等崗位操作。
濟職智能制造系主任孫玉峰告訴記者,學校通過研究,發現智能制造類職教人才培養存在三大難題,即制造類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難以匹配新崗位需求;教學主體單一、教學模式傳統,難以實現對學生的全面培養;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滯后,難以跟上新技術技能的發展趨勢。據此,他們在“學校—企業—學校—企業”循環培養模式的基礎上,打造了“德技并修、雙輪交替、模塊遞進、三方認證”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這兩大培養模式,院系各專業教師教學水平、學生技能水平都有了明顯提升。
濟職黨委書記蘇旭勇表示,他們將一如既往地堅持做先行先試的“試驗田”,早日結出更多“金果子”,為山東省、為國家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探索新路徑、樹立新標桿。(記者 王延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