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1年底教育部首次面向海內外公開選拔兩所直屬高校校長之后,教育部4日發布公告,面向海內外公開選拔北京科技大學校長、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和中國藥科大學校長。
這一舉措引發不少叫好之聲,認為這是現代大學制度建設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但也引來一些質疑與擔憂——要真正重視民意,別讓征求民意淪為過場。
擔憂并非多慮,記者致電即將公選校長的某高校,該校師生的反應可用“漠然”來形容,有的干脆不知道,有的一笑置之,有的竟給出了“公選,誰信!”的評價。就在一年前,公選高校西南財經大學的貼吧中,曾有學生全文轉載了相關文件,但在近兩周的時間里,該帖的回復數幾乎為零。
為什么在現代大學制度中本應作為學校“主人翁”的學生和老師會對誰來擔任自己的校長如此不關心?他們為什么并不珍視首次被賦予的權利?
公選制度較之直接任命的方式,有著不小的進步。以往,師生在校長選拔、任命過程中往往不知情,更沒有參與權和表達權。這樣的選拔與任命制度導致的直接結果是,校長的首要角色是官員,而非教育家,校長在辦學治校時,首先是對上級負責,而不是對師生負責。
而且,從這兩次公選程序看,體現民意的環節并不少,比如,組成由行家參與的公選委員會,對競聘者進行面試,組織公開答辯;面試在職位所在的高校進行,學校干部師生代表全程旁聽并進行民意測驗;擬任人選要通過教育部門戶網站和職位所在高校校園網進行公示等等。
看來,當一項政策在努力推進時,利益攸關方如果缺乏參與的主動性,需要反思的該是推進過程是否有待完善。
比如,雖然民意測評是公選的環節之一,但是其重要性、所占比重都還沒有明確的規定,測評結果沒有當場公開,是否確實影響到公選結果也無從得知。
再比如,公選委員會的成員是如何構成的?成員中來自高校的代表是否能夠真正代表民意,是否能夠科學、公正、獨立地履行其評價的權利呢?
當然,需要承認的是,公選校長對于國內高等教育而言,還屬于新鮮事物,對于大多數的學生和老師來說,從接受到用好手中的權利,還需要一個學習的過程。
因此,如果說之前高校校長的任命方式是封閉的,那么,公選校長的試點改革開了一條民主參與的“縫”,隨著試點院校越來越多,隨著制度和流程的逐漸完善,將來,公選校長或許會打開一扇“門”,一扇民主參與的大門。對此,我們應該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