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分互認:突破高校“圍墻” 共享優質資源
不久前,湖南省教育廳印發《岳麓山大學城高校學分互認、后勤共保、設施共用實施方案(試行)》,明確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三所高校實施課程互選、學分互認。這不僅為三校的資源共享提供了條件,也使學分互認再次成為高等教育領域的熱門話題。
學分互認因何而興,發展現狀如何?這一舉措未來將走向何方?帶著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促進高校資源互通
在高等教育領域,學分互認其實并非新鮮事物。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全球創新與治理研究院教授黃海剛介紹,事實上,學分互認在美國、英國等國家以及歐盟區域內已經實行多年,是高等教育人才培養中一種較為成熟和普遍的做法。
在學分互認模式下,學生在修習本校開設的課程之外,還可選修其他院校的課程。這些外校課程的學分可以轉換為本校學分,同樣,本校課程的學分也會被其他學校承認。
在我國,學分互認的實踐早已開始。20世紀90年代末,在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的支持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高校聯合成立北京學院路地區高校教學共同體(以下簡稱“學院路共同體”),成為國內學分互認的探索之一。當時,該共同體成員高校大多擁有國內領先的特色學科,但學科門類不夠全面。因此,這些高校通過學分互認,實現教學資源互補。
黃海剛認為,資源互補是吸引高校探索學分互認的重要前提。“通過學分互認,區域內高校能夠共享更多優勢資源,有助于實現協同育人,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她說。
深圳大學教育學部執行主任、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教授李均舉例,如果一名理工科專業的學生對人文社科知識有濃厚興趣,而其所在學校的人文社科并非強項,那么他就可以通過學分互認機制,選擇優質的人文社科課程并獲取學分。“從學生發展角度考慮,高校學分互認也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他說。
李均補充說,除助力學生成長外,學分互認也給高校提供了交流的機會。“以往,高校之間的交流往往集中于科研領域,而在人才培養領域的交流相對較少。學分互認機制為高校之間建立了一種以教學為中心的新交流模式。”李均說。
亟待形成制度規范
在理想狀態下,學分互認無疑是促進教育資源共享、實現質量提升的一劑“良藥”。不過,學分互認的探索并非易事。“學分互認在實施過程中仍存在一定困難。”李均坦言,盡管各高校都在積極嘗試學分互認,但目前仍面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優質課程資源稀缺是學分互認面臨的一大挑戰。李均告訴記者,在許多高校,選課難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對于很多學校而言,課程資源是供不應求的。在選課季到來時,不少高校學生甚至需要靠‘搶’才能完成選修課要求。而學校如果難以滿足本校學生的選課需求,那向外校學生開設優質課程也就成了天方夜譚。”他說。
此外,課程同質化嚴重、跨校上課不便等問題也備受學生詬病。這些問題的根源在于學分互認相關規范的缺失。“這會讓學分互認存在流于形式的風險。”黃海剛說。
李均補充:“目前高校之間在管理機制上尚未形成關于學分互認的統一規則。”僅從學分互認的角度來看,各高校對學生的培養標準難免存在差異。如果采用不同標準培養的學生共用一套學分標準,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因此,審慎的制度、課程和評價設計是推進學分互認的前提。”黃海剛指出,學分互認需要科學系統地設計人才培養模式,高校應提前做好準備,對實施過程等環節進行規劃論證,切忌盲目跟風。
探索學分互認前路
早在2012年,《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提出,鼓勵地方建立大學聯盟,發揮部屬高校優質資源輻射作用,實現區域內高校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如今,北京、湖南、廣東等地正積極通過大學聯盟的形式推進學分互認,構建校際資源互通橋梁。
李均認為,大學聯盟制是促進學分互認有序發展的合理途徑,但也不可盲目而行。“大學學分互認聯盟建立的前提,是多所高校之間各取所長、互相扶持。”他說。
黃海剛表示:“學分互認需要逐步去探索和實踐,在經驗較為成熟后,可以推廣到不同類型的高校。”
為了保障學分互認在更多高校中順利推廣,制度建設與機制保障顯得尤為重要。黃海剛認為:“各高校應強化互選互認的制度,規范跨校課程選修程序,確保學分互認能持續推進。”
“除了建立學校之間的聯盟外,各校的院系還可通過‘專業聯盟’的形式展開學分互認。”李均向記者表示,所謂“專業聯盟”,即由不同院校的同一專業攜手建立而成的學分互認聯盟。很多高校專業盡管排名并不亮眼,但其可能由于研究傳統、地理區位等因素,在某些研究方向有著可圈可點的表現。“專業聯盟”式學分互認有助于集聚優質資源,幫助學生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學術發展方向,促進個性化發展。
在課程設計方面,李均認為,參與學分互認的高校不僅要通過調研的方式了解學生的選課需求,還要拿出“看家本領”,讓更多大家、名家加入跨校選修課的設計團隊中。
“要想設計出有意義、有價值的學分互認課程,還要將課程設計權交還給高校教師,真正讓高校教師成為課程的主人。”李均指出,高校應鼓勵教師結合自身科研成果開發適合學分互認的課程,避免課程開設同質化的問題。
黃海剛指出,要回答學分互認的本質,關鍵要明確其背后的價值和理念。在推進學分互認時,高校需要思考“培養什么人,怎么培養人”這一根本性問題,以此確保高質量協同育人的實現。(實習記者 夏天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